--
让“头雁”更好领飞产业发展
--
“农机社会化服务如何有效运营?”“可以从统一机手服务标准开始,让农户评价服务质量更方便。” ……
近日,2024年重庆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以下简称2024年“头雁”项目)举行,在社会化服务“田管家”班上,我市各区县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在集中培训课程中,纷纷向授课的农业专家抛出问题。
今年,我市各区县共有400位“头雁”项目参培学员,他们分属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未来企业家”班、“土特产”生产经营带头人、乡村网红、农业社会化服务“田管家”“乡村CEO”五个班级。在今后一年里,他们将通过集中授课、线上学习、考察互访、导师团队长期帮扶指导等方式,学习乡村产业振兴技术、经验,让羽翼更加丰满。
“头雁”进修补齐“短板”
参与此次“头雁”培育项目学员,均为各区县乡村产业带头人。
例如“田管家”班学员、梁平区田中秧农产品股份合作社负责人蒋丽英,从2021年至今,她和团队已为重庆、陕西等省市的40万余亩土地提供植保、增肥等服务。
又如“未来企业家”班学员、彭水县新农人曾华燕,她在家乡流转了6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黄精等中药材,在当地带动了60余户农户增收。
既然“头雁”已经是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为何还要参加培育项目?
“在10余年返乡创业过程中,我们已经熟悉农机社会化服务流程,但在团队运营管理上仍然是外行。”蒋丽英说。
“例如农机手在服务中有的快有的慢,没有统一的标准,农户就时常给‘差评’。”蒋丽英说,如今团队规模上来了,她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团队运营方面仍然感到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她选择“头雁”项目进修,目的就是找到把“技术型”团队改造为“服务型”团队的方法。
曾华燕也有类似想法。2019年初,曾华燕回到彭水县,和丈夫一道创办了中药材种植基地。
“最初,我们不熟悉种植技术和中药材市场,购买的种苗和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价格都远高于市场价,亏了不少钱。”曾华燕说,他们把创业的“坑”都踩了一遍后,又面临黄精等中药材卖不起价等问题。
曾华燕说,在“头雁”项目集中培训中,中药材种植专家向她介绍了如何利用黄精精深加工,生产带有降血脂、减肥等功效的产品。“这让我有了打开市场的思路。”曾华燕说。
定向培育增强头雁实力
目前,5个班级“头雁”正在进行集中培训。
“乡村网红”班学员、万州区地宝土家族乡“95后”新农人曾玉凤2019年返乡创业种植黄桃。
创业期间,曾玉凤看到村民种植的水果常因交通不便而滞销,便开始尝试模仿助农主播拍摄短视频、直播,帮助村民销售水果。
“以往带货主要依靠模仿其他网红,效果需要‘看运气’。”曾玉凤说,“乡村网红”班集中培训的课程涉及产品拍摄、视频剪辑、账号营销、脚本编辑、话术技巧、人设打造等专业技术。
除了专业课程,“头雁”培育项目还提供了同行之间互相帮衬的平台。
“未来企业家”班学员、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牟韦10年前返乡创业,如今她经营的公司年产值达3000万元,为9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企业越做越大,牟韦想为企业经营知识“充电”,还想依托“头雁”培育这一契机,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在统一培训中,牟韦被拉入了未来企业家班级交流群。在交流群中,有近50位与她同行业的学员。
“除了同属于食品加工行业的学员,班级里还有黄豆、花椒等豆干产品原料企业负责人。”牟韦说,经过测算,他们开发新产品成本还能再降低30%,这为当地村民增收留出了空间。
“头雁”产业有了新方向
根据市农业农村委公布的培育课程安排,2024年“头雁”培育项目共分为4个阶段,即集中培训、线上学习、考察互访、导师帮扶指导。
随着5个班级“头雁”学员集中培训逐渐步入尾声,各班级“头雁”学员也有了发展产业的新思路。
“未来企业家”班学员、开州区水产养殖大户黄军于2018年返乡创业养殖淡水鱼。
在集中培训中,食品加工业相关专家为黄军的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他们给我支了两招:一是将淡水鱼用于制作预制菜,提高附加值;二是将鱼肉用于精深加工,制作鱼干礼盒等产品。”黄军说,集中培育结束后,他便计划带着养殖户尝试这些做法。
其余“头雁”也有了新的发展计划:曾华燕计划开发黄精保健品;乡村CEO班学员李松计划为家乡的强村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田管家”班学员朱傲杰则计划改变养殖方式,让家乡稻渔养殖产业提升产量……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的“头雁”培育项目中,我市“头雁”培育将分为两个阶段:近期,各班“头雁”人才将以集中培训、线上学习、实地考察为主,学习田间技术、电商直播、乡村产业经营管理等课程;远期,将以顶岗锻炼、考察互访、导师跟踪服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