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
甘肃省酒泉市巴丹吉林沙漠西缘,出现了一块夺目的“绿色宝石”。“宝石”区域内,试验性种植的苜蓿、狼尾草、白萝卜、燕麦等喜迎丰收。这背后,有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贡献的技术力量。
16年间,团队扎根沙漠,打造出近5万亩生态绿洲,踏出一条跨越力学、材料、土壤、植物等研究领域的“治沙之路”,书写了生态重生的传奇,为沙漠化治理贡献了重庆技术、中国智慧。
近日,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获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特别奖。
一头扎进“沙”里
长期以来,沙漠化生态治理一直缺乏有效手段。2008年,在有了“沙变土”的构想后,彼时已是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易志坚,便带领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在实验室里反复模拟实验,一头扎进了“沙”里。
在提出构想后第5年,团队终于从植物里提取了约束材料,实现了沙子从离散状态向土壤干时固体、湿时流变体两个力学状态的转变。
自筹经费,没有立项,怎么去现场?是否会失败?担忧很多。可团队仍然毫不犹豫地“冲”进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
漫漫黄沙,一片荒芜。环境的恶劣程度让团队成员意想不到:风沙吹进嘴里、眼里,皮肤也被晒得脱皮,还有毫无预期地流鼻血……然而,这些遭遇都没有劝退团队。
更多沙漠变绿洲
两个多月时间,他们在试验区域种出70多种植物,贫瘠的沙漠变得生机盎然。
此后,团队开始研究规模化。2017年,试验面积4000亩;2018年,扩大为6000亩。同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若尔盖沙化草地也进行了试验,总面积为1万亩。如今,团队已成功将近5万亩沙漠化土地变为绿洲。
更惊喜的是,土壤化沙子保水保肥、节水效果显著。多个基地种植情况表明,作物灌溉量比周边农地或当地农牧业生产取用水限额低20%以上。土壤化后,土地形成“上紧下松”的土壤“倒装结构”,让植物根系非常发达,作物产量也普遍比自然土壤提高30%以上,部分作物产量甚至可提高1倍以上。
“沙窝窝”成“金窝窝”
长期的坚持和投入最终没有白费。团队先后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8项,国际发明专利8项。技术研发和应用成果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国际“为地球奋斗奖”1项。
如今,“沙漠土壤化”技术成功迈入了产业化。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在引进团队项目后,进行沙漠土壤化治理和科学种植,各类作物长势良好。昔日的“沙窝窝”变成了“金窝窝”。
去年,团队助力甘肃省酒泉市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防沙治沙阻击战和“三北”重大生态工程,与企业进行联名品牌打造,加强向日葵等商品种植的田间管理和收获加工,以品牌合作推动产业化做大做强。
“搞科研不要怕吃苦,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任何行业都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做出成绩。”这是易志坚对团队成员说得最多的话。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