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人大代表携“土特产”上两会 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冉长军 李凤兰)今(12)日,巫溪县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全县的人大代表们满怀激情与希望,携带着老百姓的深切期盼,纷纷向大会报到。在两会的报到现场,不仅洋溢着浓厚的民主氛围,更有一抹别样的亮色——不少代表带来了自己家乡的“土特产”,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产业发展代言,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统筹衍生产品谋体系发展
持续多日的阳光天气依旧,耀眼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巫溪县城,人大代表们带着对家乡未来的憧憬,陆续抵达报到地点。巫溪县人大代表、蒲莲镇人大主席袁斌,便是其中一位早到的代表。他手里提着的,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产自蒲莲镇的珍贵礼物:巫溪老鹰茶。
袁斌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向记者介绍,蒲莲全镇老鹰茶能产生效益的有5000亩,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镇上引进了巫溪县同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建了3个加工厂,成功申请注册了老鹰茶商标,并获得了国家QS认证。2015年,巫溪老鹰茶传统制作技艺还入选了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巫溪县蒲莲镇兴鹿村(老鹰茶)入选首批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3年,蒲莲镇则摘得“中国老鹰茶名镇”荣誉称号。
袁斌说,这两年巫溪老鹰茶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都在不断上升,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巫溪老鹰茶产品众多但不成体系,在今年的巫溪两会上,袁斌建议希望能在巫溪老鹰茶产品体系上下功夫。“现在有老鹰茶饼干、饮料、点心,目前这些产品都是不同的经营主体在生产销售,希望下一步能有相关部门牵头将产品进行统筹,能让老鹰茶衍生产品能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对巫溪老鹰茶品牌宣传力度,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户外媒体要源源不断地有巫溪老鹰茶的影子。
加大宣传力度助力巫溪秀芽走出大山
在报到现场的另一角,巫溪县人大代表、重庆红池中岗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德朝同样引人注目。他带来的,是巫溪另一款有名的茶叶:巫溪秀芽。
杨德朝说,红池坝镇以前叫中岗乡,曾是川北产茶重镇,茶叶兴于唐宋,留下了“中岗茶叶走西乡”的历史口碑。可千年的产茶历史并没有让这里的茶产业在近代做大做强,到了近些年更是茶园荒废,茶树老化,云雾山里的百姓贫穷依旧。
正是如此,在脱贫攻坚期间红池坝镇便以茶叶破题,让沉寂多年的茶树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目前红池坝镇茶叶已达8000余亩,茶叶产值3000余万元。“以我们中岗村为例,我们村集体2024年茶叶产量5吨,产值在300万元左右。”杨德朝说。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今年两会上,杨德朝也带来了关于巫溪秀芽发展的建议,他希望县政府能持续对巫溪秀芽加大宣传,挖掘巫溪秀芽背后的故事扩大影响力。同时他还希望在茶叶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巫溪秀芽多年以前已经成功注册了商标,同时也成功打造了区域公共品牌,现在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老百姓对茶叶发展充满了信心,让巫溪秀芽与巫溪老鹰茶成为巫溪茶产业金字招牌。”杨德朝说。
强化农业投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刚把冬桃冬管工作安排下去就赶来报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代表抵达现场。巫溪县人大代表、峰灵镇谭家村党支部书记郑达平,刚从冬桃基地里做完管护工作,便匆匆赶来参加两会。
提及巫溪冬桃,就不得不提峰灵镇的谭家村,多年前谭家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空壳村。转变发生在8年前,当地村支两委通过多方考察,决定从山东引进“映霜红”晚熟桃系列品种,发展冬桃产业,首批试种冬桃500余亩。而在发展之初,由于技术不成熟,产业发展走了不少弯路。
郑达平说,这几年,随着巫溪冬桃产业基地设施不断升级,依托鲁渝协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销路上,巫溪的冬桃正走向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谭家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种植冬桃1400余亩,2024年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巫溪冬桃在产量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销售额与往年持平,如果不受天气影响,销售额增加10%不成问题。”郑达平说。
郑达平也希望通过今年两会,为谭家村的冬桃产业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希望县上相关部门能对农业产业持续跟进,加大投入比例,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让乡村产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郑达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