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梁平:黄桃不愁卖,中药又丰收!看驻村小哥带村民找到“致富密码”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7-04
字体:

7月2日,梁平区柏家镇三新村,晴空万里,风景如诗如画。

望着山坡上连片的中药材随风摇曳,驻村工作队队员宋坤男感慨万千:“想不到曾经的闲置地竟成为‘聚宝盆’。”

2023年,31岁的宋坤男被梁平区农业农村委派驻到三新村。“由于在农业部门工作,到村里的第一天,我就发现村里的黄桃产业链条比较短。”

“黄桃采摘后,无分拣场地;农机器具露天存放,会加速老化……这些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宋坤男回忆。对此,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反复商议后,决定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为黄桃产业“强筋健骨”。

经多方协调,三新村投资近40万元,利用村民闲置宅基地,建成240余平方米的桃园管理用房。这座集分拣包装、物资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用房,成为黄桃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村民在阴凉干燥的分拣车间里将黄桃精细分类,仓库内农机设施、化肥农药摆放整齐。“有了管理用房,雨天也能分拣发货,客户满意度明显提升。”村民龙伍双笑着说。

黄桃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宋坤男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又将目光投向中药材产业。

为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三新村创新采用“村集体主导+村民入股”模式,成立重庆市梁平区柏家三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并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药材种植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引进优质种苗和先进种植技术。

截至2025年5月底,三新村已完成中药材百部种植180余亩,田间藤蔓缠绕,长势喜人。乡村产业联动发展,既激活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又拓宽了数百位村民“家门口”的就业增收路,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从黄桃产业升级,到中药材产业兴起,宋坤男用脚步丈量三新村土地,用汗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带领下,曾经乏善可陈的小山村正焕发勃勃生机,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乡村振兴没有捷径,唯有俯身实干。”宋坤男目光坚定地说,未来,三新村将继续发展让村民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记者 赵伟平)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