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

把思政课堂搬到码头,忠县中学每周组织学生轮流帮菜农运蔬菜、摆摊卖菜 “背一筐白菜从地里到集市,原来这么辛苦”

--

日期:2025-11-1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周芳)近日,忠县西山码头一段暖心视频在网络热传——身穿红色马甲的中学生,有的接过菜农肩头沉甸甸的竹筐,有的搀扶老人上下“水上公交”,还有的在集市上帮着吆喝卖菜……这些学生来自重庆市忠县中学。他们在船头和集市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正是学校的一堂思政课。

视频里出现的“渝忠客2180”客运轮渡,是当地菜农往返码头与集市的重要交通工具。船主秦大益、曹利芳夫妇十余年不涨价,不仅免费为菜农提供早餐,还常慷慨捐赠,他们的善举在当地广受称赞,也让忠县中学的教师看到了思政教育的机会。

“学校就此策划推出‘精忠·行’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2180’航线的助农实践,把思政课堂搬到船头和集市上。”忠县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周组织学生轮流登船参与助农服务,包括帮菜农把蔬菜从船上搬下码头,搀扶农人走过陡峭梯坎,以及陪老人在集市上摆摊售卖蔬菜等。

“背一筐白菜从地里到集市,原来这么辛苦。”一名参与实践的学生表示,今后一定要更加珍惜粮食。另一名学生表示,通过活动,他懂得了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

网友看到视频后也纷纷点赞留言:“这才是最好的劳动课。”“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满满都是爱,为孩子们的行动点赞。”“淳朴善良在这里得以传承”。

“这既是劳动课,也是思政课,学生们在帮菜农搬货的汗水里、陪老人卖菜的交流中,切身懂得耕耘之苦、感知生活不易。”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活动已成功开展6场,累计参与师生达258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