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小院距县城16公里,共有68户342人,因矿山关闭,群众陷入产业转型困境,村内各种矛盾加剧,多年前是典型的“问题村”“纠纷村”。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白果村,城口县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党建+庭院经济”为抓手,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农户对房前屋后“臭水沟、障眼棚、方寸地”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庭院+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切实发挥群众的力量,推动治理意识由“为民作主”变“由民作主”。
一是一线调研细摸底。针对白果村交通不便、厂社矛盾、民风不淳、群众满意度低等突出问题,镇党委组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社干部组成专题调研组,现场调研走访12次,深入农户68户,同当地有影响力的党员、乡贤深度交流,收集资源闲置、环境脏乱、基础落后、发展意愿等问题建议30余条,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找准方向、提供参考。
二是多方动员成共识。围绕A级村庄创建、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团队、镇乡干部、驻村干部深入群众分析发展趋势,共同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引导群众共议治理模式、投资方式、管理形式,探索增收门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村庄发展目标。镇村两级主动争取指挥长、分管县领导的支持帮助,开展现场调研,邀请县级部门实地指导、出谋划策,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相结合的协商沟通机制,达成思想共识。
三是深度研究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镇村两级干部与当地党员、乡贤代表组织“头脑风暴”大讨论,36名同志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想点子、思路子、开方子、定调子,集思广益形成“政府规划、支部组织、群众参与、市场运营、村民自治”的推进方式。先后组织村民召开社员会统一思想,对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采取“点对点”的形式动员,推动形成政府规划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集中力量建设产业多元、业态多元、运营多元、管理多元的“百果小院”乡村振兴示范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推进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从整体布局、从细微着手,推动乡村建设由“七零八落”变“和美山乡”。
一是保留乡村“烟火气”。根据小院沿线立体错落特点,坚持乡村、乡愁、乡音、乡忆原则,对土墙房、炕房、柴草垛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元素保留下来,推进微设计、微改造、微提升,发挥乡村工匠队的乡土技艺,采用土石、砖瓦、木竹等乡村材料和农耕器具进行规整和点缀,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展现乡村发展历程,严禁大拆大建,让寥寥炊烟展现在山水田园林画卷中。
二是拆改院内“障眼棚”。在协调、美观、靓丽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引导和宣传发动,充分激发白果村民的内生动力,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群众自行清理拆除养鸡圈舍11处、乱搭乱建7处,62户农户对硬“水泥”花台进行微改造。采取政府以奖代补撬动,16户农户主动出钱出力将“彩钢棚”改为“小青瓦”,18户农户对自家不协调的圈舍进行微提升,其余农户正在动员改造。
三是共建沿线“微景观”。坚持舒心养眼、富有内涵原则,因地制宜培育打造路边花、入口亭、田中果、墙上画、户间道、院中约,40亩矿山渣场种上葵花,公路沿线2公里近1200余株树桩月季逐步成为城郊游客打卡地,推动形成春夏秋冬皆有景,果蔬苗木都是情,构成瓜果上架、蔬菜成行、花草飘香、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的乡村画卷,打造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百果小院“富春山居图”。
既聚焦老大难的“硬件”改造,又突出管长远的“软件”打造,推动治理机制由“浮于表面”变“常态规范”。
一是向整体环境要“面子”。坚持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用好镇村职工、公益岗位、群众自身三支力量,由4名班子成员带队,分4个小组,组织24名青年冲锋队成员和公益岗,采取分组包片包户模式,发动规划区域内的62户186名在家群众开展拉网式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35处,整理乱堆码21处,整治臭水沟4条,建设“三格式”化粪池112个,推动“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外部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群众整体意识逐步增强。
二是向人文内涵要“里子”。在镇村干部引领下,小院群众人带人、户带户,逐步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谋划、乐于奉献的热情,激发院内群众活力,重拾村民家院情怀。组织引导群众公共设施无偿出地、微景观改造主动出物、整治环境积极出力、改“彩钢棚”自愿出钱,群众自发商议形成“承诺八条”,合力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从小院外部环境的改变到群众思想意识主动求变的转变。
三是向体制机制要“法子”。为确保勤劳朴实、干事创业热度不减、持续传承,干部群众共同为每户提炼制定“家风家训”,给整个小院提炼制定“院落院规”布置上墙,让“家风家训”“院落院规”成为群众言行“镜子”和小院的景观,让“群众说事·干部答题”体制机制在“百果小院”中彰显特色,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百果小院”中得以展现,创新推动白果发展新“路子”。
聚焦乡村旅游、特色效益农业,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 推动乡村产业由“零敲碎打”变“抱团发展”。
一是育庭院增收入。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原则,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房、空闲地、荒山林等资源,引导群众通过自主经营、代耕代管、对外出租、合作开发等方式,全程参与庭院经济建设,鼓励发展、丰富业态,打造“四面八坊三十六院”(燕麦面、汤圆面、荞麦面、酥麻面;豆腐坊、木工房、腊肉坊、奇石坊、茶艺坊、蜂蜜坊、布鞋坊、涂鸦坊)体验、研学、观摩新兴业态。目前,百果小院发展庭院种植26户、庭院养殖16户、观摩体验农家小作坊12户,11户大巴山森林人家。
二是引企业育主体。引入“城口县富亮种植场”“城口县红藤园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0余亩打造草莓采摘园和树桩月季育苗基地,解决当地30余名闲置劳动力务工问题,帮助24户农户每年增收1万余元。成功撬动县城及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消费,带动本地农家乐、小作坊、体验场发展升级。
三是谋新路壮集体。有效用好产业发展系列政策,谋划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经营模式,引导分流客源到信誉好、服务好、产品好、利益链接好的主体和作坊,形成客源分流、个体经营、集体增收的良好发展氛围。利用矿山修复闲置土地,种植油菜、葵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既为观光旅游奠定基础,又为集体增收提供动力。2023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1万元 ,比上年预计增长6%;通过举办村 BA、研学等活动,带动30余农户,户均增收7000元。逐步形成“集体经济、市场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动共赢发展的格局。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