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生态振兴

万州: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11-12
字体:

初冬时节,万州分水镇广袤的田野上,“丰”景如画。

湛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排排大豆长势喜人,豆荚饱满;一片片中药材药香扑鼻,药材变药“财”;一块块稻田阡陌连绵,颗粒归仓……

秋收的壮美画卷,铺展在田畴沃野。

今年前三季度,分水镇以“四个聚焦”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3%,以农业“基本盘”稳定增长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分水镇辖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4%,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4%,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乡村的美丽画卷在这里越绘越美。

种好“责任田” 撂荒地变高产田

“原来种大豆,亩产三四十公斤,现在可达150公斤,复合种植确实高产。”眼下,黄泥社区小地名凉水井包的山包上,成片的大豆即将成熟,种植户冉崇元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说话间,冉崇元挥起锄头,在大豆行间的空地轻轻翻动。“刚刚收获了玉米,产量也提高了不少,平均达到400公斤一亩。”冉崇元说,今年分水镇在黄泥社区推广豆玉复合种植,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培训,教授复种、套种技术,科学种地让农业提质增效,实现丰产丰收。

在黄泥社区,高产的不光是大豆、玉米,还有水稻和鲜食玉米。该社区依托技术上门服务,创新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并建立全体村民+集体+土地入股村民的“631”产业发展和分红模式,激发合作社成员种植热情,发展水稻产业1200亩,鲜食玉米300亩。

“其中水稻有800亩是种在高标准农田里,亩产量达到600公斤,鲜食玉米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销售渠道,今年一下就卖了30多万元,不愁销。”黄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思安说,通过合作社统一指导、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农业产业产量提升,收益提升,群众的积极性也提升,接下来计划开种马铃薯,然后栽种油菜,一茬接一茬,端稳“中国饭碗”。

黄泥社区是分水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聚焦基础强化,种好“责任田”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分水镇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4.4万亩,播种粮油面积13.9万亩、产量5.4万吨,建成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万亩,每亩成本降低18.8%,产量增加8.1%,市场价格较普通大米提高50%;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600亩,每亩产值提升67.5%,种植鲜食玉米1000亩,种植成本较传统玉米降低20%,产值提升1倍;同时推广种植优质油菜1.1万亩,每亩产量增加14.3%,出油率提高13.2%,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高产田。

念好“销售经” 土特产变香饽饽

6000万元,这是分水镇今年线上销售青脆李的又一个突破。

“昨天还在树上,今天就到了我的餐桌。”在北京工作的徐雅莉对于线上下单,24小时就吃到家乡青脆李兴奋不已。今年夏天,她通过线上下单,购买了好几次分水青脆李。

徐雅莉是万州人,远在他乡,最怀念的家乡味道少不了分水青脆李。以前因运输时间长,收到的李子鲜度和脆度都有一定影响,让她感觉少了一点意思。但今年李子“坐飞机”,从分水的树上飞到北京仅需24小时,让她终于尝到了记忆里的味道。而更让她惊喜的是,由于分水与万州机场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机场推出的“1.56元/公斤”惠民航空物流服务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李子的到手价格仍然很实惠。

让身在全国各地的客人吃上新鲜青脆李,是分水镇聚焦市场拓展,念好“销售经”取得的成效。今年来,分水镇积极推动线上销售,成立分水电商协会,引导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种植户发展电商500余户,与邮政快递、万州机场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及经验丰富的直播团队,借力26个快递物流点,拓宽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分水镇持续拓展线下销售,积极探索“农户接单种植、公司统一收购”模式,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促进黄泥社区与稣卜生态公司签订订单种植鲜食玉米,德耕和药业与上海医药公司签订中药材长期供货协议,确保产品销路稳定,同时在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平台支持下,先后举行青脆李推介会4场,签订青脆李长期购销协议25家,推动农产品进入山东、浙江、福建等地,让土特产变成了香饽饽。

走好“融合路” 农业链变致富链

眼下,秋收进入尾声,颗粒归仓,粮食仓满。放眼广阔田野,一边收储忙,一边销售旺。

“黄泥社区1200亩水稻丰产,群众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其余的稼穗米业包收,销路不愁,价格不低。”在黄泥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水稻产量提升,销路也就地打通,陈思安忍不住感叹。

稼穗米业是分水镇辖区以大米加工、销售为主的加工类企业。该企业就地收购水稻,带动分水镇以及周边乡镇的水稻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不光是水稻有加工企业收购,我们种植的花生也有企业包收,形成了种植、加工产业链,群众增收有保障。”陈思安高兴地说,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宁兰集团在黄泥社区流转2700余亩土地,通过“公司+大户+农户”模式建设花生种植基地,助力100余农户增收。

今年来,分水镇聚焦链条延伸,走好产业“融合路”,通过做优农产品加工,加快建设中小企业集聚区农产品加工园,积极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方面,分水镇培育企业13家、个体户10家、合作社4家,去年5月投产的德耕和药业已升为规上企业。

在食品加工方面,宁兰集团、栋之梁食品、洪酿世家、万野山、田爪爪、稼穗米业等企业,收购本地稻谷、花生、花椒等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打造坚果复合蛋白饮品、苹果醋、百香果汁、洪家老窖、万野山花椒、笋竹、豆干等特色产品20余个,销往上海、山东、四川等省市。

前三季度,分水镇辖区3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6亿元。

不止农业工业的融合,还有农业旅游业的融合。

今年,依托万亩李花,分水镇建成彩色登山步道5公里,建成悦君山、竹山游客接待中心,通过举行打卡“脆李源乡·万亩雪海”、举办“李花节”“采果节”等,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同时提高了“青脆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农业链变致富链,群众同享融合发展的红利。

记者 尧华燕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