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水吃水新“吃法” 山泉水成了高山村增收“活水”
--
1月16日,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工作人员将一桶桶矿泉水搬上货车,发往开州、万州等地。
甘泉村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从高山无人区流淌而下的山泉水,在这里经处理加工,成为饮用矿泉水。
记者注意到,在丰都、彭水、武隆等地,都有类似的故事。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绵延的高山上,一股股山泉水从山上流下,不少乡村凭借这天赐的资源,发展起了矿泉水产业。
山泉水如何成为增收“活水”?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靠水吃水
“一滴水”激活乡村
甘泉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集体经济孱弱。
该选择发展什么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村干部与村民多次在院坝会上讨论,但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答案。
“有的村民提出种魔芋、中药材,有的村民提出养牛、办酒厂,但这些产业并不适合甘泉村。”甘泉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德祥说,种中药材见效慢、周期长,养牛不仅成本高,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办酒厂更是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属于“空穴来风”。
望着山上留下的汩汩清泉,李德祥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在村上建一个桶装水厂?
2019年,甘泉村投资150万元,建起印象甘泉桶装水厂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第二年,该项目即投产。
甘泉村的故事不是个例,重庆不少高山村都在“靠水吃水”,在这些地方,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成为了生态产业。
这几天,位于丰都县龙孔镇凤凰村的重庆市度善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一箱箱“荷包蛋天然泉水”正运往全市各地。2019年1月,凤凰村引进重庆市度善饮料有限公司,打造了“荷包蛋天然泉水”这一品牌;在武隆,前不久发布的“仙女山天然苏打水”新品,其水源便是来自该区白马镇豹岩村;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旗下产品“800源”包装饮用水,取自武陵山腹地寒武系白云岩层深岩活泉;垫江永安镇石口子村引进了重庆耀兴瑞华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小瓶矿泉水、桶装矿泉水和果汁饮料等产品。
高附加值
原料纯天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为何这些村热衷于做“水生意”?
“别人靠山吃山,我们靠水就吃水。”李德祥说得理直气壮。
甘泉村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从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无人区流淌而下的山泉水质优良,因此该村才得名“甘泉”二字。但在过去,山里的泉水却仅被村民用来洗衣、淘菜。
在李德祥眼里,这无异于暴殄天物。于是他请来了专业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和成分检验,结果让他喜出望外:甘泉村泉水富含硒、锶等矿物质,PH值为7.4,属于天然弱碱性矿泉水。这一检测结果,让他有了发展矿泉水厂的底气,村民们也全票通过。
“更关键的是,这些水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几乎都没有成本,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感慨,虽然建设厂房使用了政策和帮扶资金150万元,但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去年,甘泉村卖出了20万桶桶装矿泉水,收入超200万元,一下子就将建设资金给挣了回来。
事实上,我市不少乡村的“水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丰都县龙孔镇凤凰村的矿泉水厂,2023年仅靠一期工程,年产值就达到了2000万元;武隆建设的仙女山天然苏打水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亿瓶、产值达1.6亿元……
“除了原材料几乎为零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山泉水都是纯天然的,不乏矿物质,还有弱碱性、富锶等标签,这对于眼下追求健康生态环保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个‘撒手锏’。”李德祥说。
水到非渠成
打开消费市场最关键
有了这天赐的最远,是否发展山泉水厂便水到渠成呢?答案是否定的。
2020年,甘泉村印象甘泉桶装水厂项目投产,但起初却没有什么效益。“一年下来,整个桶装水厂的收入才只有1万多元。”李德祥说,厂里的桶装水只在开州城区销售,由于市场上桶装水产品太多,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学校、企业,但签订的都是短期合同,销量并不多。
为了打开消费市场,时任甘泉村第一书记的郭邦春到开州及周边区县院校推销。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同意与甘泉村签订长期合同,订购甘泉村的桶装矿泉水。
丰都县凤凰村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天然泉水产业搞起来了,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成了首要难题。为了开拓市场,凤凰村党支部书记何国华带着村干部,到县里的各个乡镇推销,经过大半年努力与16个乡镇建立了联系。与此同时,镇上的干部也在全县各部门建立了销售渠道,通过消费帮扶带动该村矿泉水产品销售。
除了通过消费帮扶的方式突破市场瓶颈外,一些乡村还通过引进大型企业,借助企业的渠道和运作带动产品销售。
例如,长寿村引进了重庆阿依达太极泉水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康百矿泉水有限公司两家制水企业,建成了全自动高速罐装水生产线年产能超1亿罐(瓶),产品远销新加坡、葡萄牙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还有一些乡村则利用区县旅游品牌影响力的赋能对自家产品进行推销,如武隆依托仙女山旅游品牌,打造了“仙女山天然苏打水”,酉阳依托“800”区域公用品牌,开发了旗下产品“800源”包装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