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生态振兴

--

武隆:仙女红茶园管护的“贡茶密码”

--

日期:2025-07-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晨光初绽,云海翻涌。海拔1300米的云雾织成天然纱幔,5000亩茶海随山势起伏,每一片浸润朝露的茶叶,都凝结着一方水土的厚重承诺与代代相传的匠心。

这里便是“仙女红”红茶的核心产区,千年贡茶园重生之地——位于武陵山脉深处白马山巅的武隆仙女红茶园。茶园出产的红茶凭借其卓绝品质与独特风韵,早已蜚声世界。而这份杯中传奇并非偶然天成,有机管护的极致坚守与茶旅融合的创新基因,才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样板”。

有机管护

从“干净”到“顶级”的硬核法则

虫鸣鸟叫是背景音,草叶共生是常态景。“零农残”是刻进茶农骨子里的铁律,茶园容不得半点化学农药的影子。这片茶园的灵魂,正是对“有机”近乎严苛的坚守,而这份坚守体现在每一处细节。全园采用人工除草,拒绝化学除草剂,呵护土壤微生物群落,并构建起物理防虫体系,每公顷科学部署超过200块针对小绿叶蝉等主要害虫的信息素粘虫板,配合矿物油生物制剂封园控害,安装高效太阳能杀虫灯和诱虫黄板,同时利用蜘蛛、瓢虫等天敌调控虫害,构建起茶园的生态防护网。

其背后,更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团队的强力支撑。专家们长期驻点指导,为茶园量身构建了“茶-林-草”立体生态系统。外围防护林带如同绿色屏障,有效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阻隔外部污染;茶园内部,科学筛选保留的特定功能性草本植物,不仅抑制杂草过度生长、丰富生物多样性,更成为天敌昆虫的栖息地,形成天然的生态平衡。这一科学框架为茶园的生态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科学支持。也正是这环环相扣的生态策略,确保了茶园连续多年高标准通过国家有机认证。

此外,脚下的沃土也成为古法匠心与现代科技深度对话的舞台。在滋养地力的根本之道上,茶农们恪守祖辈智慧,精心收集茶园周边山林的落叶、杂草和菜籽饼,混合牛羊厩肥进行堆沤发酵,制成富含活性微生物的顶级有机肥,在院士团队的指导下,严格遵循科学配比,每亩深沟施入发酵菜籽饼150公斤+优质有机肥800公斤。这种深沟埋肥的方式,不仅显著增强了土壤活性与透气性,更能为茶树全年生长提供充足且持久的养分支撑。与此同时,由水肥一体化系统、土地监测系统及气象监测系统构成的现代网络,将古法沃土的深厚滋养与现代科技的精准调控完美结合。也正是这环环相扣的生态策略,确保了茶园连续多年高标准通过国家有机认证。

时序匠心

茶园四季管护的“时间密码”

茶园的生命节律,精准契合着天地呼吸的韵律,春发与冬藏的智慧,也让“仙女红”红茶品质进一步提升。

惊蛰未至,修剪刀已划过茶树枝梢。茶农们精准剔除越冬形成的细弱“鸡爪枝”,引导养分涌向新生芽苞,为“头采春茶”紧实挺秀的条索奠定根基。与此同时,排水沟渠在春雨降临前完成疏浚,预防积水烂根,浅耕的锄头破开板土壤,唤醒沉睡的根系。这场与春光赛跑的“五提早”行动,为春茶抢出了黄金生长期。当凝聚着天时地利的“头采春茶”终被摘下,其条索紧结如银针,蜜香高扬穿透杯盏。2022年,这凝结时序匠心的头采茶在拍卖会上创下2.8万元/斤的震撼记录,以市场最炽热的回声礼赞自然的馈赠与人的智慧。

冬护的厚度,就是春茶的底气。在陡峭的坡地茶园,农具翻开土地,深埋足量的有机基肥,为茶树筑起越冬的能量堡垒。这为坡地茶园特设的“上坡施肥法”,让土地如一双温柔而有力的手,牢牢锁住养分抵御雨水冲刷,让每一份滋养都深扎于茶树的根基。同时,枝剪掠过树冠,病枝、老叶被彻底清除,断绝病虫栖身的温床。最后,安全的矿物油如细雨般覆盖树体与地表,形成保护膜剿灭越冬菌卵。当深秋的寒风掠过山巅,深埋在土壤中的每一份滋养,每一项养护,都在冬日的静默中孕育着来年春天新芽迸发的磅礴力量,冬藏也终将化为春采时那盏令人惊叹的茶香。

茶旅共生

一片叶子带活一座山

随着千年贡茶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生机,贡茶园也突破了传统生产的边界,生长出一条充满活力的融合产业链。贡茶园精心打造的茶旅融合体系,成功串联起水晶茶厂、琴台茶寮等特色景点,形成一条精品旅游“打卡链”。游客在此可沉浸式体验古法手工制茶的魅力,登临观景平台鸟瞰云海翻涌下的茶田壮丽画卷。独特的生态景观与深厚的茶文化体验,年吸引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蓬勃的客流直接带动周边30余家特色民宿兴起,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

与此同时,茶园的蓬勃发展和科学管护,也为当地村民铺就了多元化的就业之路。村民不仅通过在茶园参与采摘、管护工作获得稳定收入,更通过系统培训掌握茶艺、导览、茶文化讲解等专业技能,成功转型为备受游客认可的专业“茶艺师”,实现收入的显著提升。

据了解,部分村民仅依靠采茶单项年收入已超3万元,而通过经营农家乐、民宿等服务,年增收更超5万元。这一转变,不仅大幅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更标志着他们在茶香萦绕中实现了家门口的富裕与尊严,这片茶园也真正成为驱动乡村振兴、赋能村民发展的强劲引擎。

云海之上,茶韵不息。高山云雾不仅孕育了杯盏中的玉露琼浆,更滋养着乡村百姓的美好生活。有机管护的精耕细作,是品质的基石,更是发展的密钥,它在保障贡茶卓绝品质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铺就了坚实的就业增收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双赢。当茶产业的深加工链条与旅游业的体验经济深度融合,一股强劲的动能注入乡村振兴的脉络,这片曾经沉寂的山野,正因为这一片片青翠的叶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人民网 记者 彭泳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