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文化振兴

我们要“春晚”,更要“村晚”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1-24
字体:
不是春晚看不起,而是“村晚”更有性价比。
临近春节,不少人开始期待除夕夜与家人一起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过佳节;而在当下的村头巷尾,一台台其乐融融的“村晚”正在接连上演,欢声笑语中,节日的气氛持续升温。
不难发现,近年来各地的“村晚”活动越来越多,舞台越办越大。上“村晚”、看“村晚”,成为各地的新年俗。
小小“村晚”为何能散发出人们竞相参与的巨大魅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大舞台,如何才能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如果说春晚是一席酣畅淋漓的大餐,那么“村晚”就是一场味道适口的乡宴。
坝坝里搭起舞台,简单的桌椅板凳就是观众席,一头牛、一只猪、一块腊肉也可以是奖品……这样的“村晚”,“村味儿”十足。
近日,在重庆市首届和美乡村才艺大赛(重庆村晚)总决赛现场,来自全市各地的“民星”纷纷登台竞演,台下的观众掌声不断。据统计,此次“重庆村晚”活动自2023年12月启动以来,共开展各级比赛7000余场(次),由此可见“村晚”的火热。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具特色的“村晚”,已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节日,也成为城市游客不可多得的文化体验。“村晚”的魅力,正在持续发散:
一村一台戏,身边事也能搬上大舞台。据考察,全国第一台“村晚”起源于浙江丽水——1981年的小年夜,几盏煤油灯下,月山村的村民们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乡戏、舞花灯,开启了一种新的精神生活。
以田野为背景,以大地为舞台。40多年来,“村晚”从一个小点散开,在广袤的中国乡村渐渐铺开,并渐成燎原之势。而其之所以弦歌不辍,就在于舞台搭在家门口,演的是咱身边事:农村是永恒的主题,农民是永远的主角。这样真诚质朴的烟火气,正是当下很多文艺晚会所不具备的。
秀出幸福表情,农民就是大“民星”。在一些人的印象里,农民是羞涩腼腆的,而在“村晚”的舞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张张开朗自信的笑脸。他们也许没有华丽的服装、精湛的演技,但台上的幸福表情,台下的欢声笑语,往往就是“村晚”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感染力。
比如日前在四川雅安葫芦村举办的“川渝村歌大联欢暨葫芦村村歌会”上,来自川渝以及内蒙古、福建等地的14支村歌队同台献歌,村民们把对乡村的挚爱写进歌词里,把对家乡的自豪唱在歌声中,简单质朴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打开文化窗口,看见乡土中国的浓浓乡愁。如今,“村晚”已不仅仅是村民们的自娱自乐,更像是一扇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窗口,吸引着不少城市游客前来“打卡”,进而不时在网络上“出圈”火一把。
“村超”“村BA”“村晚”……盘点近年来火爆网络的“村”字号IP,无一不是能够引发全民互动参与的乡村文化盛事。而在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介的加持下,“村晚”得以跨越城市和乡村、他乡和故乡的距离,让城市居民从中看见诗和远方,又在不经意间击中游子心中那隐隐的乡愁。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村晚”以其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村味儿”十足的风格特点,既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特写”,又浓缩着乡村发展的“大全景”。
从现实来看,如今的“村晚”不仅台上热闹,在台下也展现出勃勃生机,带来了新机遇。
从更深层次来看,一方面,“村晚”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另一方面,也撬动了扎根乡土的丰富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出炉,全国共有74个地点上榜;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四季村晚”活动,鼓励和引导各地“村晚”常态化……可以说,踩准了乡村振兴时代鼓点的“村晚”,其氛围越来越浓,看点也越来越足。
比如以“村晚”反哺文化振兴。费孝通曾指出:“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正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才支撑起了“村晚”舞台。同时,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村晚”提供的新舞台也让部分失落的民间文艺重焕生机,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创新转变。
当前,一些非遗、山歌民谣、老手艺的发展困境正在于后继无人。而有了“村晚”这样的舞台,群众就有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民间文艺也得到了更多曝光的机会,过去分散的乡村文化生活,转变成了全民参与、人人共享的文化建设,推动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比如借力“村晚”开展乡村治理。一台好戏的呈现,每一个角色都不可或缺。“村晚”就好比乡村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加强了村民间的交流协作,融洽了乡村邻里关系。同时,通过以文化人,引入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营造文明新风尚,也让乡村生活有“面子”更有“里子”。
比如搭车“村晚”推动产业兴旺。新业态是乡村发展的活水,近年来,“村晚”搭台、文旅经济“唱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文旅融合发展撞上新机遇。在“得流量者得天下”的今天,“村晚”成为文旅流量新入口,不少地方通过搭乘直播电商的快车,在展示乡村文化魅力的同时,借助“村晚”来推介文旅资源、宣传地方特产,实现“名利双收”。
以本次“重庆村晚”活动的冠军节目《青疙瘩·疙瘩青》为例,该舞蹈取材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其构思、编舞手法、音乐风格及舞美设计,均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审美情趣,为涪陵榨菜这一“重庆宝贝”赢得了曝光度。
办一场“村晚”不难,难在村村办;办一次“村晚”不难,难在年年办。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而文化对乡村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村晚”这一出好戏,值得接力演下去、演精彩。
推动“一晚”变“四季”,让好戏连台永不落幕。从“村晚”的持续火爆可以看出,群众对扎根基层的文化活动有着旺盛的需求。为了让农民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能历久弥新、回味悠长,应推动“村晚”常态化。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3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便明确指出,“通过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村晚’活动,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把‘村晚’打造成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
这就要求基层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成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大舞台等文化设施。同时,积极组织引导民间文化活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村村办“村晚”、人人秀才艺的良好局面,创作出更多带有“泥土味”的文艺精品。
留住“村味儿”“人情味儿”,确保“村晚”不变味。“村晚”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活动形式的延续,更在于活动品质的保障和提升。“村晚”最大的魅力就在其中的“村味儿”,因此一定要坚持“农民导、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的原则,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反之,相关部门还需强化“村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警惕“村晚”陷入过度商业化、形式主义的漩涡,确保“村晚”不走样、不变味。比如,浙江丽水于2022年便发布了全国首个市级村晚地方标准《乡村春晚建设规范》,同时制定了《村晚演艺指南》《乡村春晚评价指南》等,让“村晚”的建设运行有标准、品牌管理有标准、评价环节有标准。
创新探索“村晚+”,赋能乡村振兴更多可能性。“村晚”方兴未艾,乡村文化的“富矿”还值得深入挖掘。
一方面,各地应该抓住“村晚”热度,趁热打铁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乡村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其价值含量。同时也要利用好互联网传播,吸引更多城市居民、游客、文艺爱好者参与“村晚”,形成“滚雪球效应”,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村”字号IP。
另一方面,要创新探索“村晚+”的更多解法,让“村晚”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强化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比如在“村晚”平台的孵化下,推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跨越、向文化经济转变,以“村晚”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土特产品、研学体验等新业态的发展,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有故事就一定会有舞台。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晚”为乡村加戏、为振兴加力,老百姓的舞台将更广阔,故事也将更精彩。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