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河镇河湾村,蜿蜒流淌的酉水河将村庄分为东西两寨。从明朝洪武年间起,土家族人便在此建寨聚居,距今已有600余年光景,一栋栋吊脚楼成为其独有的风景。
然而,这些极具土家文化特色的吊脚楼,在过去并非村里的“风景线”,一些村民甚至将其推倒重建。
2018年,重庆一家家政公司的董事长单一来到河湾村,成为当地的“乡村CEO”(即农村职业经理人)。他通过打造吊脚楼民宿及土家族传统建筑艺术博物馆,唤起河湾人保护土家文化的意识。
去年,在单一的带动下,河湾村30余家吊脚楼民宿老板成立民宿联盟,抱团发展乡村旅游。
最美土家山寨被水泥“掩盖”
什么东西最能体现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征?
今年53岁的单一是土家族,从儿时起,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文献资料中,他发现,木石结构的吊脚楼是土家族传承最久且有形的文化载体。
而在酉阳,有一个村落保留着500多座土家族吊脚楼,其规模在武陵山区极为罕见,被誉为“中国最美土家山寨”和“土家文化发祥地”。这个村落,就是河湾村。
2017年,单一来到河湾村。整个河湾山寨呈阶梯式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让他眼前一亮。但走进村里,他的心凉了一大截:河湾西寨有40多栋新建的水泥房民居,河湾东寨也有6栋。“这些水泥房矗立在吊脚楼群当中,看起来很不协调。”单一很惋惜。
“土家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些吊脚楼要靠你们守护,民族文化才能传承。”在走访中,单一劝导村民,回应他的却是反对的声音。
事实上,早在2010年,河湾村就对全村近百户吊脚楼进行修缮保护,一些村民还办起了吊脚楼民宿,头几年赚了不少钱。然而,由于缺少运营管理能力,加上没有配套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河湾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停滞不前,大家也不再愿意住吊脚楼。
留住土家文化的“根”
这次经历,让单一萌生出在河湾村修建吊脚楼的想法。他开始在酉水河镇寻找修建吊脚楼的工匠,但结果却让他忧心忡忡。
“年轻的工匠都不会修建吊脚楼,而那些懂手艺的老师傅,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单一说,留住吊脚楼,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当时,单一在重庆经营着一家家政公司,年营业额有2000多万元。2018年初,他辞去董事长职务,回到了河湾村。
单一决定实施两个项目:一是建设吊脚楼民宿,通过自身示范唤起河湾人对土家文化的保护意识;二是建造土家族传统建筑艺术博物馆,为村里旅游产业提供配套文旅项目,助推河湾村旅游产业发展。
耗时近6年,民宿总体完工,博物馆目前仍在建设中。
民宿主体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正三间式吊脚楼,在其侧配套建设了一座悬空式吊脚楼,作为餐厅及会议室使用。在两座吊脚楼内,找不出一颗铁钉,屋柱、房梁、墙体、门窗等构件均采取榫卯工艺加固,屋顶转角处专门设计有飞檐翘角的造型,悬柱下端还精雕有鱼、瓜等装饰。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想用先人的技艺智慧和建筑审美,来唤起河湾人对本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单一说。
成立民宿联盟抱团发展
“留住吊脚楼的同时,河湾村也要引来看吊脚楼的游客,以土家文化之根,拓宽乡村文旅共富路。”单一说。
在建设吊脚楼民宿和土家族博物馆之初,单一就规划将项目打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乡村旅游汇聚人气。
事实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有不少海内外师生慕名来到河湾古寨观光,在施工现场调研、考察土家族吊脚楼的非遗技艺。“光是暑期,就有几千名大学师生来到河湾村观光。”单一说。
这几年,河湾村相继完善了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文化长廊等旅游基础设施,并拆除了村上所有的违建钓鱼平台,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去年,河湾村酉水河湾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单一的土家族博物馆也被评为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仅去年上半年,全村游客接待量就超过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
“面对如此规模的游客量,河湾村的民宿若想持续运营发展,一定要‘抱团取暖’,共同提升服务质量。”单一说。
为此,去年单一与30余位民宿老板成立民宿联盟,统一民宿接待标准、收费标准,定期为联盟成员开展酒店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管理水平。
去年8月,酉阳县为单一颁发“共富乡村职业经理人”证书。单一说,这是对他过去近6年工作的认可,也激励他接下来要更好地为河湾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谈及未来河湾村的发展,单一说,要让青年参与村上的乡村旅游产业。
在“两河书院”内,几名青年正在制作西厨糕点。单一告诉记者,目前“两河书院”的员工有1位“90”后、两位“00”后。
“预计在2025年之前,博物馆将整体完工。除了展示各类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外,还将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届时将为更多河湾青年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的视野与国际接轨。”单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