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文化振兴

稻田里的“诗和远方”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8-26
字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群稻田里的青年农业科研工作者,年复一年,研发出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让种子产出优质的粮食,把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更多更好的中国粮。

永川区来苏镇重庆市农科院“渝优”水稻团队栽培试验基地,这几天迎来了最忙碌的时节。260多亩的土地上,试验的200多个水稻品种,陆续到了收获期,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张巫军是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早上7点左右,他就和同事来到试验基地,调查水稻生长关键数据、测量株高、普查有效穗数,记录生育期等。

8月的重庆,持续高温,上午10点,田间气温已上升到40℃+。顶着烈日,水稻科研人员段秀建和梁子蒙正在收取稻穗样品。水稻叶容易划伤皮肤,所以即使再热,她们仍需穿长衣长裤,待上午工作结束,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200多个水稻试验品种,成熟期各不相同,科研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设计,分品种分区收割。一顶草帽,一身蓝衣,皮肤黝黑,忙碌田间的张巫军,和当地村民并无两样,让人很难把他与博士的身份联系起来。

稻谷收割季,为抢农时,试验基地附近的村民也赶来帮忙。刚收获的稻谷,颗大饱满,粒粒金黄,煞是喜人。

受高温伏旱、弱光高湿环境制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重庆被列为“劣质稻产区”。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耕耘数十年,培育出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渝香203”,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培育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优质稻品种“渝香优8133”,目前已在川、渝、黔中稻(再生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山城百姓的餐桌饭碗里,装上了重庆本土优质大米。

试验田间的再生稻已发出新苗。再生稻是在光热资源适宜区域,利用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的腋芽,再次萌发生长的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等种植优势。团队牵头研发的宜机化区中稻—再生稻全程轻简优质丰产技术,实现了再生稻稳产高产,该技术已连续5年入选重庆市农业主推技术,2023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已在重庆累计推广面积约144万亩。

张巫军和同事们进行的水稻栽培技术研发工作,是把已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田间栽培试验,考察不同水稻品种的丰产稳产、品质形状和综合抗性等表现,进而集成区域适宜的全程轻简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他们从育秧、插秧到收割,参与田间管理全过程。播期选在哪天,种植密度如何定,栽插方式用哪种,留桩高度是多少,如何施肥,怎样防虫害……数百个水稻品种的每个生长环节,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完善栽培技术。

张巫军赤脚走在田间,他告诉记者,搞农业科研,不下田,怕太阳晒,沉不下心当“泥腿子”,就会一事无成。这群科研工作者,几乎每天都穿梭在田间地头,在他们心中,这些水稻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承载着满满的希望。

张巫军与段秀建(左)、梁子蒙(右)分析再生稻生长情况。27岁的梁子蒙今年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父母希望她当老师或者会计,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农业。

张巫军与种粮大户喻大哥交流今年水稻产量情况。水稻要获得丰收,最重要的是把栽培技术落到实处。在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也会向当地村民取经,听取他们的建议,不断优化技术。

试验基地的每个品种都需要采集样品,对收取每个样品的穗粒数、空瘪粒数和结实率以及千粒重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对产量进行精确测算。

稻谷加工成大米后,农业科研人员还需要通过专业仪器,对每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情况进行测定与记录,从而筛选出营养又好吃的水稻品种。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在科技的加持下,优质水稻品种越来越多,种植技术更加科学高效。千里沃野,辛勤耕耘,随着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的集成应用,“中国饭碗”必将装上更多中国粮。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