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文化振兴

给土壤开“药方”!这家渝企研发黑科技助高标准农田增产增收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9-29
字体:

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近日,重庆铜梁数万亩高标准农田喜获丰收,通过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测产,最高亩产达1400斤,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

“改造第一年就实现高产目标,其实很不容易,采取了很多科技手段。”流转这批土地的重庆西科巴岳农庄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喜不自胜。

重庆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四改一化”为主要内容,即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和机械化。但不少种地大户发现,改造完成后的第一年,产量反而下降。

这是为何?西部(重庆)地质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科院”)的研发团队前往实地调研后发现,农田改造后,往往带来耕层的扰动与破坏,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营养元素、土壤物理结构等发生变化,后果是耕作层遭受破坏、土壤板结、肥力流失。

“给庄稼施肥,就跟人吃饭一样,一天只能吃一碗的话,三碗就消化不了,土壤一旦被破坏,施肥再多也吸收不好。”西科院院长胡云喜介绍,他们团队一直把土壤当作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上面的难题,研发出专用于高标准建设农田地力提升的土壤调理剂。该产品由纳米材料和天然绿色循环经济材料构成,并采用纳米插层技术,改变原料的原有结构,形成亚纳米和微米级的空间和孔洞,能有效提升固水、固肥、缓释等功能。

如果说土壤调理剂是一味“药材”,那么综合提升地力就需要开“药方”。如同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每块农田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比如重庆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土壤特征就不一样,因此“开药方”前就要“把脉问诊”,也就是土壤调查检测。

胡云喜介绍,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他们与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共同实施了2023年农业重大协同推广项目,推广实施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与地力提升一体推进技术,主要包括实施前土壤调查检测,一体推进技术综合方案编制,土壤调理剂改制与有机肥选定及一体生产、一体实施,实施后作物产量测定及其耕地质量评价等措施。

目前,西科院应用这套技术,在沙坪坝、巴南、彭水三个区县流转土地,建设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另外在铜梁和垫江增设示范展示基地,总示范面积约2300亩,辐射带动面积12.5万亩。

成绩是可喜的——今年秋收季,沙坪坝基地A1示范田水稻亩产最高达1290斤,较非示范田增产19.5%;铜梁侣俸示范区示范田水稻亩产最高1304斤,增产12.5%;垫江示范区A1示范田水稻亩产最高1263.2斤,增产18.6%。同时,各示范区土壤耕作层得到有效改善,示范基地耕地质量等级较建设前及非示范田均有提升,且全部高于4.5等。

胡云喜介绍,未来西科院将持续推广上述技术体系,在成渝地区打造300万亩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高标准数字良田,因地制宜布局粮油、粮经、粮药协同种植,同时探索出一条全面贯通农田改造、农资供应、农技服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贸易、农业金融各要素的农业产业生态链,全力推进川渝乡村产业振兴,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科技力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