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大旱,县令曾受一帮百姓度过饥荒……259年前他把红苕引进巴蜀大地
香甜软糯又翻砂的火红苕,是很多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粗粮。但你是否知道,红苕引种人江津县令曾受一,被巴蜀人尊为“红苕菩萨”。
《江津县志》记载:曾受一,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任江津县令时,从老家广东东安引种番薯(红苕)入津(江津),成为粮食的新品。
曾受一,广东东安县云浮人,自幼聪颖好学。清雍正七年,他19岁时参加县里的院试,名列榜首;28岁乡试中举人;又赴京城会试,列为大挑一等,敕授文林郎、正七品。
清乾隆三十年,曾受一调任江津县令,正遇三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乡民生活困苦,灾民流离失所,连江津城里也聚集了不少灾民。于是,曾受一联络士绅成立“救命会”,开仓赈灾。他带头捐俸禄银两赈灾。他一边赈灾,一边带领侍从官员衙役下乡,激励百姓生产自救。
为尽快恢复生产,他派主管农业方面的衙役差人,前往家乡广东采购番薯(即红苕)种,来江津栽植,他和夫人请当地农业专家一起下田教百姓栽植,推广红苕种植。由于红苕种植方便、产量高,有效地遏制了大旱所带来的饥荒,让民众度过了自然灾害。
江津栽种红苕丰产,立竿见影,巴蜀各地以及邻省的乡民亦纷纷前来取经引种,推广红苕栽培。
江津,丘陵起伏,是传统农业大县。地处长江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鱼米之乡。曾受一派差人从江浙购回蚕种桑苗,教乡民种植养蚕抽丝技术,增加乡民收入,使乡民热心农事,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几年工夫,江津长江一带,成为物产丰富、财富充裕的富饶之地。
自曾县令来到江津,百姓安居乐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一到春节,津城内锣鼓喧天,扭秧歌、放鞭炮、泼铁水、玩龙灯、放河灯、烟火架,祈祷上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曾县令一家同百姓一道从初一热闹至十五。
人们丰衣足食后,曾受一开始主持维修县里的城墙城门,确保一方平安。曾受一动员人力、物力、财力,修复县城的迎恩门、通泰门、嘉惠门、临江门、德胜门、西镇门、南安门、东阜门、北固门九道城门;然后扩建魁星楼、书院,培育人才。为了不增加民众负担,他卖掉故乡自己的田地、盐田用作经费。曾受一勤政为民,感动着江津人。
他的勤政受到一些同僚的嫉恨,通过关系将他调离江津,到合州任职。在合州任职时,因要犯逃跑,曾受一受牵连被免职。曾受一仕途戛然而止,生活变得十分艰难。此时,江津人将他接到县城居住,回报他对江津的付出。
后来合州案结,曾受一得到平反,再度担任江津县令。他又重整旗鼓建设江津。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曾受一告老还乡。他启程离别江津时,民众自发排成长队欢送,鞭炮一直燃放到江边上船。在他离开江津时,民众筹集二万两白银相赠,让他回家赎回盐田和田产,他执意不收。
乾隆五十一年,曾受一卒于故乡,噩耗传到江津,万民悲悼,民众在县城大土地街区为其建祠祭祀,祠名清廉祠,也称曾公祠,以此缅怀他的业绩。巴蜀之人尊其为“红苕菩萨”,撰文感念他引种红苕造福巴蜀百姓的功德。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