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大足区邮亭镇,在“邮亭刘三姐鲫鱼”餐饮店,老板刘著英正招呼着客人,端上一碗碗邮亭鲫鱼。
刘著英是刘氏鲫鱼第四代传承人,这一道祖传的手艺,推动了邮亭镇4000亩稻鱼种养基地发展。
清朝咸丰年间,邮亭镇是重要驿站,打尖住店的过客络绎不绝。刘著英的曾祖父刘汝德瞅准机会,用自创的红烧鲫鱼杀入市场,推出了“邮亭刘鲫鱼”的招牌。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刘汝德的曾孙女刘著英从父亲那里学习到这一手艺,在邮亭镇开设了第一家邮亭鲫鱼餐饮店。
开业时,店里只有两张餐桌。虽然每天只有10来斤的销量,但刘著英仍定期到周边乡镇购买食材。当时,邮亭镇很少有人养殖鲫鱼。
随着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处于公路下道口的刘三姐鲫鱼店,逐渐成了往来司机的食堂,刘著英也因此扩大了餐厅的规模,每天能卖出三四百斤鲫鱼。一些村民嗅到商机,纷纷开起鲫鱼餐饮店,一块块“邮亭鲫鱼”招牌挂满了下道口公路两旁的商铺。
邮亭鲫鱼火了,原材料的供应却成了问题。“镇上近30家鲫鱼店不抢客户,却到其它乡镇‘抢鱼’。”刘著英说。
那时,有些鲫鱼餐饮店也用本地的野生鲫鱼作为原材料。然而,本地土鲫鱼虽肉质鲜美,但数量少,且生长缓慢,一年仅能长一两肉。
这种情况下,来自四川和湖北人工养殖的麻鲫和鲤鲫,很快占领了邮亭镇的鲫鱼原材料市场。但养殖过程中,添加的饲料和药物让其品质大打折扣,导致邮亭鲫鱼品质下降。
邮亭镇注意到这一情况,引入了重庆咏熹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发展了300多亩稻渔基地,用稻田鲫鱼作为邮亭鲫鱼美食的原材料。
但300多亩的养殖规模,远不够满足众多邮亭鲫鱼店的原材料需求。邮亭镇开始动员村民,在稻田养殖鲫鱼。
“为了提升农户养殖鲫鱼的积极性,我们按照每亩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资金,并提供鲫鱼苗,鼓励村民养殖稻田鲫鱼。”邮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共发展4000亩稻渔基地,平均每亩能产出150斤鲫鱼。
此外,邮亭镇争取到“千年良田”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将在新利、新红、九滩3个村打造1万亩高标准农田,联合市水产总站建立“稻鱼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
去年,邮亭镇还组织咏熹公司、刘三姐鲫鱼店等多家单位成立邮亭鲫鱼产业协会,推出鲫鱼调料,并联合西南大学,研发邮亭鲫鱼系列预制菜,让食客把邮亭鲫鱼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