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梁区土桥镇六赢山上的1300余亩枳壳良种基地内,绿油油的果子挂满枝头。
基地负责人谢光伟仔细检查枳树长势,以确保下个月枳壳成熟度能达到采收要求。
枳树所结的枳壳可入药,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在中药市场颇受欢迎。
二十多年前,土桥镇医院中医师谢光伟发现,市场上有不少用其他柑橘类产品代替枳壳的做法,影响了中药材疗效,他便决定自己种植枳树以保证出产枳壳的品质。
“虽然自己是中医师,可种中药材隔行如隔山,一开始就并不顺利。”谢光伟说,他先是筹集资金,在土桥镇六赢山上试种了100亩枳树。然而挂果没几年,基地内的枳树便染上蓟马虫害,树叶枯萎、果实腐烂导致歉收。
后来,谢光伟请来专家驻地指导防治病虫害,并重新为枳壳种植基地补种树苗。但好景不长,补种的树苗眼见到了挂果期,基地又遭遇连晴高温天气,谢光伟只能往返数公里外的水库取水,才勉强守住了剩下的枳树。
挺过了病虫害、干旱天气等难关,谢光伟的枳壳产业开始有了起色:随着高品质枳壳成熟挂果,基地出产的枳壳产品也卖到了多个区县,销量持续走俏,他的种植基地也从一开始的100亩逐渐发展至1000余亩。
谢光伟顺势建立子奇药材有限公司,计划将枳壳种植打造成当地特色中药材产业。
“枳壳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品种资源很重要。”谢光伟一开始引入的均为外来枳壳品种,在重庆本地“安家”还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2010年,谢光伟在枳壳基地中建起了科技专家大院,邀请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开发枳壳新品种。
经过多年培育,研究团队培育出了枳壳新品种“渝枳一号”,它具有耐热、耐寒、耐病虫害等特点,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60年。
在产品品质上,“渝枳一号”优质枳壳和枳实两部分的相关药用成分含量远超基础标准,该品种参展中国杨凌第24届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荣获“后稷特别奖”。日本、韩国等国家中药材采购商因此慕名而来。
如今, “渝枳一号”已“走”出土桥镇,在四川等地推广种植面积3万余亩。
“枳壳除了制作干制产品,其提取物多达百余种,还可以制作甜味剂等产品,精深加工价值极高。”谢光伟说,中药材是铜梁区“3+6”农业产业体系中着力打造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未来,土桥镇枳壳种植基地将依托铜梁区枳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打造枳壳加工厂、精深加工产业园等,开发更多消费者所需枳壳产品。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