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产业振兴

奉节:一颗橙串起一个“甜蜜产业”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7-14
字体: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李黎)盛夏的阳光漫过长江三峡的夔门,奉节县安坪镇三沱村的脐橙园里,果农们穿梭在果树间,小心地为青黄相间的果实套上防护袋。

忙碌的场景,正是奉节38.3万亩脐橙园的生动缩影。从一颗果实到综合产值超65亿元的支柱产业,从单一种植到“橙旅融合”的全链生态,奉节脐橙不仅串起了果农的“甜蜜生活”,更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黄金产业”。

品种培优 绘制“四季鲜”蓝图

产业要长青,根基在品种。

面对早期品种单一、上市期集中的难题,奉节县深耕品种培优,建立了柑橘种质资源保护圃,引进国内外新品种40余个,并与西南大学柑橘研究院等合作,选育出4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脐橙品种。

“凤晚脐橙(95-1)”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奉节汾河镇的晚熟脐橙种植基地,果农王传炳笑着告诉记者,他家的晚熟脐橙长势特别好,价格当然也是水涨船高,上门收购的客商更是络绎不绝。

科学的布局让奉节脐橙形成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梯队,实现全年8个月鲜果批量上市。

依托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奉节还制定了《奉节脐橙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规程》,让奉节96.3%的果园用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棵果树都能“按需进食”。

如今,全县优质果率提升至85%,每100克果肉65毫克的维生素C含量,让奉节脐橙成为名副其实的“营养小金矿”。此外,通过脐橙种植,长江两岸10万亩“天窗断档”被补齐,15万亩生态脆弱地块重披绿装,69.49%的森林覆盖率与59%的水土保持率,让这颗“黄金果”同时拥有了“生态绿”的底色。

品牌提升 7年实现翻倍增长

当品质成为共识,品牌便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从2018年的182.8亿元,到如今的381.7亿元,奉节脐橙品牌价值在短短7年间实现了翻倍增长。

“品牌价值引流购买力。”奉节县相关负责人称,早在2018年,奉节脐橙品牌价值就达到182.8亿元。近年来,奉节县定期开展国际橙博会、脐橙订货会;先后建成三峡地区脐橙电子交易集散中心、西安脐橙前置仓、电商企业孵化中心,还与阿里等平台合作引入电商直播模式,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引入淘宝直播村播计划的区县。

去年以来,奉节县深度对接北京、上海、成都、沈阳、广州、西安、嘉兴、临沂、高碑店、乌鲁木齐等十大重点市场,构建了“前置仓+骨干市场+直营店+电商企业”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目前,奉节脐橙电商主体达到3570余家,培育微商3万余人,农超对接企业200余家,在全国建立批发专销区10个、直营店200家,销量占国内脐橙市场的20%以上。

奉节县还打造脐橙出口基地,积极对接中新互联互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渝贸通等平台,引育外贸企业70家,成功打通新加坡、阿联酋等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1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市场,年出口脐橙9000余吨。

全链发展 “橙旅融合”的产业生态

单一卖果的时代早已过去,奉节脐橙正加快打造一条“吃干榨净”的产业链。

北京汇源奉节脐橙全产业链项目,在奉节规划建设水果加工基地、果蔬生鲜交易中心和智慧冷库三大板块。其中,水果加工基地已于今年4月成功试机试产。该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加工脐橙18万吨,鲜榨橙汁9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

产业链的延伸不止于加工环节。

走进奉节永乐镇大坝村,10余个农家乐隐匿在青山绿水间。村民周功学的“橙家小院”便是其中之一。

2017年,周功学把自家闲置土坏房改造成“橙家乐”,旺季时每天接待200多名游客,“客人摘脐橙、品美食、住民宿,人均消费超100元,比单纯卖果收入翻了几番。”

如今,奉节已培育“橙家乐”500余家,带动5万余名群众吃上旅游饭。聚焦脐橙种植、贮藏、保鲜、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育经营主体227家,开发脐橙酒、脐橙膏、脐橙蜂蜜、脐橙花茶等特色产品30余种,推动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促进果农户均增加经营性收入约5000万元。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