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米粉专用稻Q优12稻油轮作再破纪录 示范田亩均增收近700元
9月18日,重庆市合川区肖家镇圣明村的300亩高标准农田里传来喜讯——由重庆市农科院组织的专家组对“米粉专用稻Q优12稻油轮作高产示范”进行现场测产,三块随机抽取的田块分别交出737.15公斤、707.52公斤、732.54公斤的亩产成绩单,平均亩产达725.74公斤,较邻近非示范区增产125.74公斤。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重庆特色粮油种植纪录,更让川渝“稻油轮作”的核心难题有了成熟解决方案。
川渝中低海拔地区是“稻油轮作”核心区,但传统模式长期深陷“高温减产”与“油菜低产”的两难。此次突破的关键,在于重庆市农科院的技术路径创新——不缩短油菜生育期,而是通过品种选育强化Q优12的耐热性(高温伏旱下结实率超85%),搭配“庆油系列”高产油菜,让两季作物充分利用光温资源。示范田还采用“集中育秧+机插机防机收+科学肥水运筹”全程机械化技术,进一步保障Q优12抗倒伏、千粒重稳定(30.6克)的特性。
最终示范田实现“稻油双丰收”:前茬油菜亩产180公斤(较当地平均增50公斤),中稻亩产725.74公斤(较普通田增产125.74公斤);叠加Q优12作为米粉专用稻的价格优势(收购价较普通稻谷高0.1元/公斤),每亩合计增收699.5元,仅中稻单项就增收399.5元。
该成果已引发四川广安、岳池、武胜等地政府合作意向,多区县种植大户、米业企业自发前往观摩。专家组组长方立魁介绍,这套“良种(Q优12+庆油系列)+良法(全程机械化)+良田(高标准农田)”模式,对落实“稳粮扩油”战略意义重大,值得成渝丘陵山区推广。
从8月重庆永川区758.6公斤的单点突破,到此次轮作模式的综合效益,Q优12印证了农业科技价值。重庆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重庆2027年计划改造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这类“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将为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提供双重支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邓佳星)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