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组织振兴

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1-11-23
字体:

编者按:

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回忆起了20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间发起并推动的科技特派员工作。

一直以来,农村基层一线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是广大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并很快辐射推广到全国。

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科技特派员成为了“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在全面振兴乡村的背景下,科技特派员被赋予了哪些新使命,履职有了哪些新要求?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11月16日晚上8点半,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科技特派员王继朋博士准时上线,向5000余名在线观众讲授黄精栽培技术。

我市这个网络公开课是全国首创。自去年3月上线以来,平均每期受众为1万人左右,最高达到8万多人。今年年初,课程还吸引了一位特别的观众——哈尔滨市市长,随后该市科技局专门前来“取经”,并于今年3月在当地也开设起了类似的“科技惠农大讲堂”网上直播。

这是近年来我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之一。

乡村振兴对“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市顺应新形势,把握新变化,不断创新丰富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形式内容,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走深走实,巴渝山川劲吹科技之风。

变化①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同”,更好满足全产业链发展

这个时节,油橄榄已采收完毕,即将进入冬季管护关键期。

17日一大早,市林科院的市级科技特派员朱恒星就赶往对口服务的奉节县,同行的还有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科技特派员冯敏。

“修枝非常关键,就按之前教的‘心形’修剪方法,注意把中间部分露出来。”在鹤峰乡油橄榄种植基地,两名科技特派员分头行动,朱恒星向村民讲解清园、施肥、修剪等冬管技术,冯敏则对新修的肥料车间做设备摆放规划,并取回油橄榄果渣样本作进一步检测。

一个培训技术,一个研究加工,各展所长,分工明确,这样的团队作战模式,已持续一年。朱恒星坦言:“这与以往单枪匹马开展服务相比,更适应当下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

朱恒星是搞技术的,在他的帮助下,奉节县五马镇山王坪村的油橄榄仅用两年时间便起死回生。但如何从丰产到丰收,则需要借助外部力量。

2020年,朱恒星首次选择科技特派员团队模式,希望藉此构建油橄榄产业集成技术体系。当年10月,通过自主选择、区县协调,重庆工商大学老师冯敏,西南大学教授郭启高、江东等7人成团了。

一年来,朱恒星着重研究油橄榄专用肥,郭启高推广了“心形”修剪技术,江东将柑橘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运用到了油橄榄育苗之中,冯敏发现油橄榄果渣可发酵作肥,目前她正在研究加工发酵技术,还开展了橄榄醋、橄榄茶等产品的加工研究。

“大家的专业方向各不相同,凑在一起形成合力,就能形成从品种选择到种植、加工等环节的产业配套技术,助力产业链的构建,服务效果更好。”朱恒星说。

市科技局农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特派员每个团队由5到15名科技专家组成,服务期三年。团队成立后,围绕服务区县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链和技术链开展系统性科技服务,针对性更强,更符合当下农业三产融合发展趋势。

变化②

从“以农为主”到“多元选派”,有效应对乡村振兴新领域

今年4月,市科技局发布的“关于开展2021年度第二批市级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中,出现了一项新变化:为更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鼓励各区县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增派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乡村治理、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农资经营、品牌咨询等领域科技特派员。

看到这则通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医生冯卫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选择服务的是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黔江区太极乡。

冯卫的选择,与他的一段经历有关。2018年,黔江区中心医院打算建设儿童医院,冯卫前去帮他们规划科室设置,做人员培训并开展坐诊。近半年时间里,他深刻感受到当地医疗水平、条件的不足,“我才去的时候,他们基本只能看感冒等普通病症,遇到稍微严重点的抽筋、肺炎等,就直接建议患者到万州或重庆中心城区就医。”

县级医院都这样,那乡镇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是更差?“既然现在有机会,我就想通过这样的科技服务,提高当地的诊疗水平。”冯卫说。

在冯卫看来,乡镇卫生院的主要任务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只要能够对病情作出准确判断,给出科学建议,诊疗时注意规范即可。但就他这半年时间的观察,当地医护人员的水平仍有待提高,比如在判断不准时的过度治疗问题。

为此,冯卫几乎每月在该卫生院开展一次讲座,还坚持开展义诊,手把手帮教。几次义诊下来,他发现当地儿童呼吸道疾病比较高发,但未曾发现致病因素。而据他在黔江黄溪镇服务的同事杨超、李果反馈,当地儿童则癫痫高发,也未找到原因。

三人一合计,找单位申请了30万元资金,准备明年初在太极和黄溪征集七八百名0—7岁的儿童,做一次健康筛查,看能否查出其他疾病,找出疾病谱,再给出预防方案。

市科技局农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科技特派员的选派重点关注脱贫地区,内容主要是围绕产业发展,但乡村振兴涉及的面更广,因此我市今年开始扩宽科技特派员选派领域,现已增加了乡村治理、人工智能、法律咨询、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科技人员,未来还将视需求继续扩大领域范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变化③

从“下乡授课”到“线上线下”,借助网络放大科技效应

11月18日,合川区云门街道铁家村四社,杨华在自家的白酒门市点开最新一期的科技特派员网络公开课观看起来,这已成为他的新习惯。

杨华是当地云嘉高粱种植股份合作社的负责人,种植了庆油系列的油菜100亩。但近几年,部分油菜始终达不到理想产量,令他十分费解。

11月9日,市农科院油菜创新团队专家黄桃翠的一节油菜高效栽培课程,让他茅塞顿开:“原来播种后要根据叶子长势补肥!”

事实上,在油菜移栽和直播期,黄桃翠也会到各地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但覆盖面始终有限。这个时期,她研究的新品种也正值播种期,一方面是科研工作,一方面要推广技术,两边都很重要,但实在分身乏术。

“网络公开课的受众面更广,还可以回放,农户可以反复观看掌握。”黄桃翠表示,通过直播,她也有不少收获,比如许多农户都很关心如何缩短油菜生育期问题,这关系着稻油轮作模式的推广,也将是她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市科技局农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特派员网络公开课于2020年3月开课,初衷是为了应对疫情影响下科技特派员无法下乡服务的问题,每周二晚八点半一期。开播后,没想到效果竟出奇地好,现已累计开播85期,受众覆盖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山东、浙江、云南等多个省市,浏览点击总量达79.23万人次。

“这也说明基层对技术的需求量还是很大。”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平台将引入两院院士前来授课,重点从产业发展趋势、动态等宏观层面为种植户、企业提供指导,提高平台影响力,助力“三农”发展。

专家访谈>>>

全市75%以上的农业科技项目由科技特派员牵头实施

11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2020年我市农业科技项目中,由科技特派员牵头实施的占75%以上,科技特派员已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业的“排头兵”。

我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启动于2004年,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科技需求为根本导向。2015年起,我市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与帮扶对象建立结对关系,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理念带给农户,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注入农村。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开展了“千名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创新团队服务模式,探索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服务,并通过强化科研项目激励,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

到2020年底,我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344名,较上一年度增加529名。科技特派员直接服务村庄、农户分别达到2510个、4.59万农户,实现了脱贫村服务全覆盖,成为了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例如,在万州区龙驹镇,63名科技特派员就引进新品种21个,推广新技术24项,协助当地打造了“三峡皇希”茶叶品牌,推动龙驹镇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

市科技局农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我市将继续强化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示范园,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主导产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促进农业高新产业发展。此外,健全科技特派员分级管理和属地联系机制,强化科技特派员对农业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支撑与服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记者 栗园园)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