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乡村农业技术上的疑难,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工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盟共建,就是建在关键处,联在点子上。”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巫溪县通城镇校地党建联盟共建正式启动。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龚荣高,接受“校地共建科技助农支部联盟”授牌,代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工党支部与长桂村、长安村、清泉村党支部签订“党建+乡村振兴”共建联建协议。他在专题讲座《通城晚李品牌建设及塑造的思考》中讲到,“基层党支部要积极思考,促进返乡创业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转变生产观念模式,科技主动支持乡村振兴,夯实农产品品牌基础的路径方法,实施‘大双培’工程,把乡村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引导村民向新时期村民要求看齐。”。
12支村级晚李技术志愿服务队接旗,67名队员获得证书,参加理论和田间培训。
熊良军是通城镇长桂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与村民一起把晚熟李产业搞出了点“名堂”。在培育晚熟李的产业中,认为要靠科技去影响、帮助和改变群众。他说就李子的树型,传统上就是栽了就让树自由发展,李子成熟了要搭梯子才摘得到,修枝、绿色防控杀虫、防病难度大,成本高。现在村子里大多是老人妇女,哪里敢上树,现实要求站在地上能管护、收获。所以这种“自然造型”不得不改,矮化、拉技、“计划生育”疏花疏果,哪一宗都离不开科技。可是,群众的习惯不是一天就能改变的,科技型的村党支部是群众所需啊,党支部和每一个党员就要先学起来、先干起来。
熊良军成为第一批晚熟脆李的志愿服务队员,捧着证书,他感觉每一天都不够用,每一天都有压力,但有四川农业大学园艺系教工党支部的联盟、“龚荣高教授”为代表的科技后援团,也增添了动力,他说有了科技的力量,他会得到党员的支持,群众的认可。
通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党建联盟形式深化校地合作,借力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团队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助推通城镇在“党建+”上蹚出新路子、寻求新突破,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通城镇“借引管服”结合,组建了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市专家服务团、山东援渝专家团、县农业农村委、通城镇村脆李多级科技团队,成员超过了100名。2022年,打造了晚李现代观光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创新推广营销方式,晚熟脆李产量6000吨,产值超过3000万元。
通城镇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党建优势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试验田,四川农业大学把师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帮扶等定在通城镇,进一步拓展党建联建范围,在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共建、共赢、共享。(陈楠、刘亚 )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