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通讯员 吴鑫袁)9月6日,笔者从潼南区委宣传部获悉,潼南区一直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按照市委关于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有效路径要求,潼南坚持以党建为抓手聚合资源要素,紧扣蔬菜、柠檬、粮油等优势产业,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扩链,扎实推动集体经济“强村公司”改革,拓展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党建联建区域联办 毗邻地区一体发展
时下,正值收获白芷的黄金时期。近日,笔者走进潼南宝龙镇换沟村的白芷地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一辆拖拉机正在农田来回穿梭,硕大的白芷从土地里翻出地面,村民们戴着手套,忙着采挖刚从地里翻出来的白芷,农田里一派火热场景。
“去年湿白芷每公斤卖4.1元,今年可以每公斤卖到7元。”宝龙镇换沟村村民张良说,产业抱团发展,让他们在价格方面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据了解,宝龙镇与四川省蓬溪县群利镇、重庆市合川区二郎镇合股联建白芷专业合作社,打造2000亩白芷产业园,预计产值600万元。
遂宁与潼南山水相依、人文相亲,两地融合发展具有天然优势。针对过去两地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资源利用率不高等困境,近年来,潼南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机遇,与遂宁携手实施“邻聚党建”工程,打破地域界限,积极探索推行党建联建区域联办机制,跨省联建联村党组织34个、产业链联合党支部14个,共建47个集体经济联合社、标准园11个,引领“遂宁鲜”“潼南绿”等区域品牌深度合作,建成渝遂绵优质蔬菜示范基地8万亩,为川渝地区年输送蔬菜量45万吨。
党建引领联村共办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近日,笔者在潼南区双江镇高石村花椒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除草、打药、浇水等作业。
“花椒成长全过程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过来指导,收成越来越好,政府还帮忙寻找销路,花椒成为了大家的致富产业。”基地管理员全季元说。
以前,由于大批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等原因,双江镇21个村(社区)闲置了大量撂荒地。当地仅有少数村民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植农作物,“单打独斗”的方式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导致收成不好、销路不好,根本卖不起价。
作为潼南联村公司试点之一,双江镇于2020年组织21个村(社区)整合1270万资金成立联耕公司,“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动员7733户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培育263名产业工人,建立“442”利益联结机制,为群众提供“在家就业岗位”,变简单经济关系为紧密党群关系,让老百姓主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各村(社区)利用宜机化整治,破除田土界限,把增加的耕地面积转化为集体资源,提高村(社区)的股权分配能力和实际话语权,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逐步形成了集体经营乡村的治理模式。”双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将农村产业从“小而散”转向“大而强”,潼南创新“村村联合、基地联户、产业连片、股份连薪、责任连体”五联模式,启动双江、大佛等镇街联村公司试点,推动强镇带村。双江镇联耕农业公司采取“股份制公司+集体经济+农民土地入股+项目资金”发展模式,21个村(社区)联村发展、整体运营,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并入选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大佛坝片区4个村联合成立合之缘农业公司,发展乡村周末游、承接基建工程,实现收入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个,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
支部带头示范领办 发展产业有了主心骨
“以前,我们村里没有任何支柱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前几年,村里成立了涅凤农业公司,我们不仅可以将土地折算入股,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如今大家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在潼南宝龙镇严寨村蔬菜基地里,村民们三五人一组穿梭其间,一边劳作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一开始,村民都愿意发展产业,但听说要土地入股,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回忆起当时创业的艰辛,严寨村党支部书记欧敏历历在目,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严寨村党支部一班人开始挨家挨户宣传,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通过不断努力,村民们终于都在土地入股协议书上签了字。
就这样,严寨村将村里150亩地集中起来,以农户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重庆市涅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种植沃柑和辣椒,党支部负责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和统一代销。通过公司的不断发展,如今直接带动周边4个镇、16个村、426户村民打造辣椒、柚子等特色产业带1800余亩,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党支部是群众发展的“主心骨”。潼南坚持支部带头、群众自愿、风险共担,推动30个集体经济示范村成立村办企业,布局20个农产品初加工基地,构建订单种植、产品回购、加工销售全流程闭环,辐射带动周边连片发展。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