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组织振兴

巴南:一品街道党建引领“绿色”产业 鼓起村民“钱袋子”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3-11-28
字体:

11月初冬的暖阳照耀着巴南大地,在一品街道乐遥村的蔬菜生产基地,育苗大棚内的番茄苗一株株整齐排列,郁郁葱葱,工人们正忙着整理苗子。

近年来,乐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排头雁”作用,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培育大棚设施农业,探索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乐遥村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是一品街道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村。村庄与江津区、一品高速路口相邻,交通便利。

然而,长期以来受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限制,乐遥村的农业规模效益较低,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足,再加上传统种植方式“靠天吃饭”,村民收入很低。

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长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乐遥村党委的“头等大事”。

2021年,在一品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农业专家、农服中心负责人、村民代表花了2个月的时间实地调研,对乐遥村周边环境、土质条件、种植方式等进行综合考量,确定了“以发展设施农业为抓手,盘活利用撂荒地整治成果,把做大做强果蔬种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举措”,不断强化科技服务,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化、集约化之路。

“乐遥村的土壤、气候、水质条件优良,适合大棚蔬菜的种植。我承包的3亩土地在2022年初开展无土化蔬菜试种,亩产达5吨,年底盈余10万元以上,开辟了乐遥村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说起乐遥村的设施农业,村民曾令滨乐开了花。

曾令滨是乐遥村9社的村民,曾用2年时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学习无土化蔬菜种植技术,取得了农业农村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证书。

2022年,曾令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创业,成为重庆优蔬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这是我们村第一次发展大棚种植业,对大家来说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对大家的考验。”乐遥村党委书记张桂勤说,为切实提升蔬果生产的品质,村党委从挖掘基地、外墙搭建、选种育苗、移栽定植,全程追踪落实,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023年,为进一步扩大乐遥村大棚蔬菜产业规模,带动村民参与共同致富,乐遥村党委积极联系当地金融机构,申请了农业贷款资金60余万元,通过“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方式,盘活利用撂荒地32亩,新修27个高标准恒温大棚。还引导农户用土地入股,承诺每亩地每年可分红700元,而村集体每年分红预计达2万元。

截至目前,32亩大棚蔬菜已完成移栽,预计年产量达480吨,总产值可达200万元,带动就业150余人。

另外,为做好大棚蔬菜种植,乐遥村党委还邀请农业专家到乐遥村大棚蔬菜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现场教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帮助蔬菜种植农户和企业农技人员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同时,村里修缮了长达2公里的农村路,打通大棚蔬菜从“田地”到“餐桌”的产业路。

“2024年,我们计划在各村再打造无土化栽培蔬菜种植面积150亩,并结合巴南区打造‘耕农我有+’认养农业发展新模式,组织开展‘我有+’系列认养活动,通过网上订单认养服务,扫除优质农产品直通市民餐桌的障碍,更好地实现土地与餐桌的直接对接。”一品街道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说。

据悉,截至目前,一品街道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9个、公司6个,建成冷库5座、库容约0.088万立方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约1.12万亩,产量约1.8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5亿元;水果种植达2011亩,产量1933吨,实现农业产值2000万元。(袁启芳、黄燕婷)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