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公布。南岸区、梁平区、永川区获得“先行示范类”优秀等次,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巫山县获得“重点帮扶类”优秀等次,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江北区、江津区、垫江县获得“积极推进类”优秀等次。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三农”工作总抓手。一年来,重庆各区县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跑出新重庆“三农”工作加速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出重庆力量。
华龙网今日摘登南岸区、梁平区、永川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近年来,南岸区立足优势特色,系统谋划,精准发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城乡融合推动山区库区现代化和“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2022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00元,连续22年位居全市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4:1,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在探索机制体制上作出先行示范,强化工作“一盘棋”。
市区联动,合力推进。构建了“市级工作指导组+区级建设指挥部”的机制,形成了“4个1”市区联动机制,即每月市级单位参加1次工作调度会,每个季度召开1次现场调度会,每半年市农业农村委主要领导调度1次,每年底市领导召开1次推进会,统筹推进建设工作。校地合作,高效推进。引入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团队并与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合作,设立“南岸温铁军工作室”,积极发挥新型智库功能,形成“指挥部办公室+专项工作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高效运行的工作推进机制。日常调度,积极推进。印发年度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实行“专题研究、专班推进、专人负责、专报跟进”的方式,以“清单式、项目化、责任化”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推进示范建设工作。
二、在激活城乡要素上作出先行示范,打好改革“一套拳”。
加快建立城乡要素流转体系。积极推进城乡要素流转服务公司成立,在全国首创“城市要素+农村要素”交易品种,健全流转交易机制,打造具有南岸区辨识度的品牌。探索整合财政资金投入“三农”领域。研究制定财政投入“三农”资金集中整合使用管理办法,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的做法,创新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有效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推动涉农改革落地见效。研究制定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1+3”制度文件,并将其与“三变”改革与“两山”“两化”有机融合,推动在涂山镇莲花村试点实施。出台一批惠农政策,涉及农业支持保护、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农村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等四大方面20项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村集体+老村民+新村民”的联农带农机制与多元协同模式,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三、在优化城乡空间上作出先行示范,实现规划“一张图”。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建设特色化管控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约束,构建了城野互融共生、“城、镇、村”融合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精心编制专项规划。编制城乡融合专项规划、乡村振兴空间保障规划以及重点示范村发展规划等成果,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教育、养老、医疗、饮水等规划方案。推进村规划审批。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村规划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现村规划应编尽编,已完成放牛村、广福村、清油洞村等9个村规划审批入库,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入库项目8个。
四、在践行绿色发展上作出先行示范,绘就城乡“一幅画”。
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和无证厂房58万平方米,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两村”173家“散乱污”企业。聚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整治提升项目15个,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村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100%。持续推进大南山片区农村污水管网并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和农村饮用水“一户一表”改造工作。持续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国际辣椒联盟文化协会重庆代表处落地南岸。引进市级龙头企业—两江渔业建设国家级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创建市级都市休闲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积极推进重庆火锅师傅品牌建设。202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38.5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收入29.14亿元。南山街道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五、在推进城乡治理上作出先行示范,织密基层“一张网”。
探索数字治理模式。构建“社情民意共解决,村内建设共谋划,三务工作共监督”的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推动“三益村庄”建设。探索建立村情民意的“三治融合”机制,建立“大事共议、小事共商、私事共评”的文明议事新规风,推广积分制、清单制、“三事分流”“三调合一”“乡村物业”“四邻联动”等一批典型做法,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三益村庄”全覆盖。营造城乡融合氛围。与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重庆日报乡村振兴传播中心合作推出面向全市的“南岸城乡融合沙龙”,搭建起城乡之间不同群体积极沟通的平台,促进各类人才有效联动,融合多方力量,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梁平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预制菜产业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预制菜集散中心落地梁平,西部预制菜之都籍此快车,融通全国、畅联世界,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声名鹊起。
一、主要做法
一是高起点定位。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定位是打造“三区五中心”,即:预制菜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区、示范引领区、产业集聚区,预制菜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电商中心、品牌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预制菜集散中心;理念是标准化夯基、数字化赋能、绿色化立标、高端化占峰、国际化拓市。二是高标准规划。把预制菜产业发展放在全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宏大场景中来推动,参照食品工业发达的京沪港等地区、日韩新等国家,联合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南大学、重庆质检院等高校院所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和产业园区规划,构建产业标准体系。力争到2025年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高质量建设。围绕延长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增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构建预制菜产业生态。打造综合服务平台、配套服务平台、运营平台、食材集散平台、西部陆海新通道预制菜集散平台、产业研究院、产业学院、中华美食文化园、英才之家等“九大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平台核心竞争力。四是高水平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快步接轨西部陆海新通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入双循环,融入新格局。建立大营销格局,构建“峰会+节会+展会”体系,每年举办预制菜产业峰会,举办全国517预制菜节及电商节,举办西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N个特色展会,打造成为引领中国预制菜发展的展示窗口、交易平台、品牌展会,搭建供需桥梁。五是高站位推动。坚持专班推进,合力攻坚,高标倒逼,闭环落实、赛马比拼。成立预制菜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区长双组长制,建立定期会议联席机制、“复盘回头看”机制、争先创优赛马比拼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区培育了张鸭子、奇爽、渝每滋、上口佳等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预制菜规上企业35家,2022年全区新增食品类市场主体2000家,总量超过1万家,其中国家(市)级龙头企业27家。梁平预制菜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36亿元。2023年1-8月,预制菜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74.4亿元,同比增长10.8%。一是平台支撑力跃上新能级。各大功能平台相继投运,与江南大学合作的预制菜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已建成预制菜展览馆、博览馆、电商平台、会展平台、装备供应平台和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冷链物流园、辐照等平台建设火力全开。二是产业集聚力形成新优势。联合赛迪顾问发布中国预制菜产业梁平指数、《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联合人民网发布《中国预制菜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优秀案例,授予梁平全国预制菜产业调研基地;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梁平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预制菜分会。三是品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发布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Logo、首席推荐官“梁娃”IP形象和重庆伴礼品牌,汇聚川渝“中华老字号”、非遗等资源,发布全国首批陆海优品“中华老字号”产品19个。工信部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梁平位居榜首、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永川区强化党建统领,坚持招商为要、项目为王,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成渝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全区引进乡村振兴项目13个,协议引资66.9亿元,其中,二十亿级项目1个、十亿级项目2个。
一、主要做法
一是做好“产业链”文章。2022年是永川区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机制的第一年。永川区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消费品、以木及木制品为主的智能家居及材料、以纸及纸制品为主的特色消费品列入全区13条重点产业链中,分别组建由分管区领导担任负责人的工作专班,并分产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引资产业生态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目标企业表、招商引资重点目标行业协会等机构表、包装策划项目表、创新平台汇总表等“一图四表”,制定重点产业链专项招引政策措施和高端项目、龙头企业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专精特新企业靶向招引专案,以此为基础按“图”招商引资,对“表”补链强链。二是打造招商比拼“赛马场”。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身先士卒,带队招商、拜访企业。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以上率下、用心用情,持续壮大招商“势场”,在招商引资赛道上形成了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的浓厚氛围。同时,修订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每月对开发开放平台、产业主管部门、驻外招商专班、产业链招商专班进行“赛马比拼”,考核内容涉及引进项目情况、人才招引情况、项目落地情况、过程管理情况等。全力营造招商引资浓厚氛围,形成招商引资强大合力。三是注重“双招双引”。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招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带动一批高素质人才集聚,通过招引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带动一批产业项目落户。各招商专班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围绕高端人才、优质项目引进,引荐8个专家团队开展项目合作洽谈。其中,由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领衔的家蚕基因组学团队,已在永川落地生产蚕桑饲料、僵蚕饮片、蚕丝蛋白、桑叶茶等相关产品。
二、几点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产业链招商。坚持“缺什么招什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永川依托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链主”企业不断强链补链,引进了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纸及纸制品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港桥园区已成功创建为重庆100亿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注重培育和突出各园区主业,做大产业聚集,避免同质化竞争。以重点项目优化特色产业园区,用特色产业载体促进项目集聚。比如引进的四川奉民农业公司的高端设施农业项目,布局在圣水湖市级农业园区内,主要是通过该优质项目的实施,起到示范引领和盘活园区闲置资源的作用,从而推进园区整合提升高质量发展。二是注重凝聚合力招大商。永川区出台并实施《永川区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机制(试行)》,设立13个重点产业链招商专班,分别由一名区领导担任组长,统筹推进本产业项目的策划、招商和落地,及时解决痛点堵点,不断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同时纳入“赛马比拼”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评估工作,树立“项目为先、项目为要”的鲜明导向,以考核倒逼项目落地。三是注重统筹“存量”和“增量”。在抓好龙头企业引进、补链成群做大新的增量的同时,围绕存量做深做细文章,以存量引增量,通过存量的盘活,推动有限的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和环节转移,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