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 > 媒体报道

林下生“金”、美景“引流”——重庆城口答好乡村振兴“两道题”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8-21
字体:

新华网重庆8月20日电(韩梦霖)立秋过后,走进位于大巴山区的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咸宜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在一片精心管理的林下套种区,村民们手舞镰刀在郁郁葱葱的林间穿梭,热火朝天地采收一种名为淫羊藿草的中药材。

当地一位村干部介绍,这些看似普通的“绿叶子”在市场上有着不菲的价值。“淫羊藿在中药饮片、中成药、提取物市场上有很大需求。今年基地已经采收了62斤淫羊霍种子,按现在的市场价,产值约为50万元左右。此外,淫羊霍干叶还能按每公斤140元的市场价出售。”

2022年,咸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80万元,与城口县大巴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市场主体+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在当地建设200亩中药材(淫羊藿)基地,共计栽培66万余株。今年,基地的淫羊藿进入了丰产期,首次开镰收割。

第一题: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林下寻“赛道” 山谷变“药谷”

发展淫羊藿种植,只是城口县近年来深化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强力推动“大巴山药谷”建设,促进中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缩影。

位于渝川陕交界地带的城口县,是一座“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小县,以“巴掌田”“鸡窝地”的山地为主,可用耕地有限。但城口也坐拥独特的林业资源优势——森林面积35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居全市第一。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也非常适宜高品质的天然绿色中药材生长,境内可供开发的中药材达上千种。

近年来,城口县锚定中药材这一产业赛道,立足资源特点、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大品种战略、标准化战略、融合化战略、品牌化战略,积极探索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城口实践”,带动促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为此,城口县大力建设大巴山中药种质资源库,重点打造淫羊藿、连翘、天麻、川贝母、曲径石斛5大优势道地品种,建成淫羊藿基地1万亩、连翘基地3万亩,独活、大黄、木香常年稳定在6万亩以上。

同时,该县还组建了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建立优势特色品种标准体系,制定中药材全链条、全方位、全环节质量管控体系,建成全市首批新版中药材GAP基地2个,着力打造全国中药材GAP示范县;精选道地药材、大宗药材打造“城八味”IP,申报党参、连翘、天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断擦亮“大巴山药谷”名片。

据介绍,“林下生金”的中药材产业也给咸宜村289户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企业每年按50元/亩的标准支付林地租金,村民在基地内的务工收入每年约为20万元;此外,村集体经济每年还能按总产量的7%获得分红。”当地干部表示。

目前,城口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达38万亩,中药加工产值达6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带动2万余户药农实现户均增收1.8万余元。

第二题:如何让“美丽颜值”变现经济产值?

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为乡村引流

大巴山区是重庆知名的秋季彩叶观赏地,每年深秋时节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观光。为此,城口县还探索以写生研学促文旅发展,打造写生基地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盘活闲置的农村资产,让当地美景为乡村振兴“引流”,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

为了做好写生产业的配套发展,咸宜镇将当地一处闲置敬老院改造成用于接待写生群体住宿的“写生驿站”,驿站拥有350个床位,房间干净整洁、装修一新,还设有综合餐厅、评画室、画材店、多媒体影音室等配套设施,可以为写生师生提供良好的住宿、学习、用餐环境。

“写生驿站”不远处,一座用废弃旧粮仓改造的美术馆建设也已进入收尾阶段。改造后的老粮仓将以全新文化面貌示人,500平米的室内展陈空间,具备接待展示、美术展览、商业体验等功能。

作为城口聚力打造的“中国西南国际写生基地”三个片区之一,咸宜片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业运营,围绕写生产业主线,布局集展览活动、文创书店、美学社交、文化体验、特色商业、主题民宿等于一体的业态集群。建成投用后,每年有望引流学生500余人次,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增收。

“预计城口写生基地三个片区全面建成投用后,每年将吸引超过3万人次的学生和旅游客群,为城口县产业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写生基地负责人张渝介绍说。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