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前来逛展会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土货够“土”新品够“潮” 加工农产品各有绝招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0-11-29
字体:

十一月二十八日,农交会现场,物美价廉的瓜子等土货销量巨大。特约摄影 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11月28日,农交会现场,包括水果在内,各种农产品的包装越来越精美。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11月28日,农交会现场,重庆本地“土味”十足的农产品备受欢迎。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11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暨第二十届西部农交会进入第二天。恰逢周末,前来逛展会、备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

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展会现场除了琳琅满目的农产品“鲜货”,还有大批加工农产品,深受市民及各大采购商追捧。而和往年相比,今年农交会上展销的加工农产品,明显呈现出“土特产打情怀牌,新产品潮起来”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老产品老工艺

古法酱油、古法红糖……“儿时味道”受欢迎

“你这酱油是老方法做的吧?香味与众不同,我小时候经常闻到。”在涪陵展台,彭婆婆咸菜公司总经理彭荣贵刚打开一瓶古法制作的榨菜酱油,立刻引来市民驻足询问。

一般的酱油都是黄豆蒸煮发酵后经流水线生产而成,而彭婆婆公司的这款酱油却是以腌制榨菜浸渍出的盐水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手工熬制而成,整个过程不制曲、不发酵、不需要一粒粮食,是有名的涪陵特产。

展台前一顾客告诉记者,现在加工农产品五花八门,“可我就是喜欢购买那些拥有‘儿时味道’的老产品。”

古法酱油、古法红糖、古法辣椒酱……在农交会展厅,不难发现许多土特产都打起了情怀牌,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以“回忆杀”作为产品卖点。

“这几年,我们辣椒酱的市场越做越大,可制作工艺还是老法子——骡坪本地小米辣剁碎、调味、入坛,再密封半年以上,整个过程均为纯手工制作。虽然人力投入高,但尝过的顾客都说这是正宗的‘骡坪味道’。”来自巫山县骡坪镇福益美农业公司的唐永珍说。

今年农交会,唐永珍一共带来了5000余瓶辣椒酱,目前已卖出3000多瓶,还接到一个10万元的大单。

老产品新工艺

同是柠檬片,颜色更鲜艳营养更丰富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既要营销“土味”,某些方面也要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与工艺革新,促进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产业链的含金量。

“这款罗汉果茶膏是用6个罗汉果浓缩提取而成,可以泡水,也可直接含服,非常方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展台,身穿壮族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拿出一块黑褐色、形似方糖的产品卖力吆喝。

只见他将茶膏放入玻璃水壶中,摻入热水,只几秒钟工夫,便泡出一壶热气腾腾的罗汉果茶,引得围观市民惊叹不已。记者了解到,这一盒250克的罗汉果茶膏售价在280元至480元不等,和未加工的罗汉果相比,利润十分可观。

而在重庆市潼南展区,一款可泡水喝的柠檬冻干片也受到市民追捧。记者注意到,和商场里几块钱一袋的柠檬片相比,这款柠檬冻干片摸起来较为湿润,颜色也更为艳丽。

“这是我们采取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作的柠檬片,与超市里常见的运用烘干技术制作的干柠檬不同,它更好地保留了柠檬的营养成分。”展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老产品新包装

广西龙眼装进“壮族铜鼓”

与过去农交会上不少加工农产品相比,今年参展商在包装设计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广西龙眼的包装做成了壮族铜鼓形状,四川猕猴桃酒包装袋特意印上了熊猫的图案,河北牡丹籽油的包装瓶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

“以前农产品讲堆头,现在也要重外观设计。在展会逛了一圈,发现我们的产品还是有些差距。”在开州展台,今年第一次参加农交会的闫丽文感慨道。

这次,她带来了手工制作的椒麻牛肉、椒麻鸭肝等一批开州小吃,并用牛皮纸进行了简易包装,印上了卡通图案和商标。

“但这些还不够。包装需要契合时下年轻人的审美和消费习惯,我们打算开发一些配置有发热包的自热产品,并在包装盒里配置手套等用品,让上班族吃起来更方便。”闫丽文告诉记者。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