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 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136亿元

--

日期: 2025-09-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三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十四五”以来,重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9月19日举行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136亿元、较2020年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21元、较2020年增长35.8%。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兼)李春奎说:“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地落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等14项指标已提前完成。”

在”守底线“方面,坚持稳面积和提单产两手发力,粮食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1888万亩。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秦大海说:“改造后的农田可增产10%以上,全市粮食的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3000万亩以上。”

在”抓发展“方面,现代生态特色农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10条百亿级生态农业产业链成功打造,一批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委新闻发言人陈勇说:“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已成为全产业链产值、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双百亿级’的强村富民‘大产业’。”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周松说:“今年6月启动了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的评选活动。到2027年,实现入选‘土特产’的年销售额提升10%以上。”

“十四五”期间,我市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兼)王仕杰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巴渝和美乡村的建成率将超过60%。”(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苏杭 郝岱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