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重庆三位农民的丰收故事

--

日期:2020-09-22

编者按

庆丰收、迎小康,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特大洪水后,今年我市广大农民朋友依然喜获丰收,成果来之不易、鼓舞人心。丰收节前夕,本报记者深入区县采访了三位农民朋友,与读者一道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丰收的故事。

梁平“新农人”邓中——

一片稻田种出新花样

本报记者 左黎韵

9月21日,梁平区龙门镇龙凤社区,水稻收割进入尾声,种植大户邓中忙着秋翻整地,为来年春播春种做准备。今年,他组建的水稻专业合作社喜获丰收,9000余亩稻田平均亩产稻谷1000多公斤,合作社与800余户村民签订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社会化作业服务协议,实现水稻机收机种。

圆脸、微胖、戴着黑框眼镜,30岁出头、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邓中是一名“新农人”。2012年,他辞去高校教师的“铁饭碗”,怀揣梦想返回梁平老家种水稻。他希望让荒芜的田野重新长出金黄的稻穗,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彼时,乡亲们还以种植本地老品种水稻为主,产量低、口感差,根本卖不上价。“要增加种粮效益,改良品种是第一步。”邓中坦言,大家种惯了老品种水稻,一下子要更新换代,反对声不少。于是,邓中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带头流转了600亩地,种上新品种优质水稻。到秋季,田里稻浪滚滚,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不少米厂上门求购,收购价比常规稻高出一大截。村民们看到有赚头,纷纷加入合作社,改种新品种水稻。

种地是个“苦力活”,村里留守老年人多,缺乏劳动力成为制约水稻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2017年,邓中又组建起“田保姆”农业服务队,聘请职业农民帮助种粮户对水稻种植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

“这几年,我把稻田都拿给合作社托管,自己只需购买种子、农药和支付每亩每年300元的工钱,就坐等水稻收成。”村民张增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机械化种植后,粮食产量提高30%,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回收稻谷,他每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

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把重活、累活“外包”出去,即使年迈的老人也能成为种粮大户。与此同时,合作社还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去年,他们就引入了一款浅水直播机,平均每5分钟就能完成1亩地的水稻直播。“水稻直播省去了育秧、移栽等人工环节,只需一个飞手指尖操作,就可完成大田栽种。”邓中说。

目前,邓中组建的水稻合作社已覆盖梁平龙门镇、新盛镇、安胜镇等八个乡镇。“但我们的眼光不能仅局限于种植,种水稻也能种出新花样。”邓中坦言,乡村产业要蓬勃发展,一定要与旅游结合起来,下一步,他将借助水稻基地打造农耕文化体验游,融合乡间民宿、农事体验、农机展示等,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巫山农村电商从业者邱先登——

一方“山货”卖出“网红”价

本报记者 龙丹梅

“往年种的洋芋只能当粮当菜吃,现在,登娃子用啥子网把洋芋卖出了大山,价钱还好得很!”9月21日,巫山县骡坪镇义和村贫困户宋明山乐呵呵地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宋明山口中的“登娃子”叫邱先登,今年35岁,一直致力于将当地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巫山高山洋芋、纽荷尔、W默科特、脆李等当地特色农产品,都在他的店里一一变成了“网红”。

“农民丰收的农产品卖出去了,而且卖了个好价钱,变成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才是真正的‘丰收’。”邱先登说。

邱先登是巫山县骡坪镇义和村人,早年在深圳打工。2016年,他转行农村电商,开设微店“印象巫山”,老家义和村的洋芋成了他地首选商品。第一年试水结果并不理想,他只卖出了四五吨,乡亲们的洋芋依旧好多都烂掉扔了。第二年,他和当地5名农村电商从业者一起搞了个“爱心助农”活动,不赚钱帮助农民销洋芋。当年,巫山洋芋便在互联网上打出了名头,有了很多回头客。过去卖不出去的巫山洋芋突然变成了“网红”热销品,大家都争着种。到了今年,仅他的“印象巫山”,便销售巫山洋芋150吨左右。

后来,邱先登又根据季节,销售巫山脆李、纽荷尔等当地特色水果。柑橘是巫山的特产,今年喜获丰收,可受疫情影响,柑橘销售出了问题。春节一过,当地便组织电商帮助农民卖柑橘。2月25日,邱先登来到柑橘滞销的巫峡镇梨早村,“树上还挂满了果子,果农见有车进村,眼里满是期盼。”邱先登咬咬牙,当时就以往年一样的价格下了100吨柑橘的订单——这个数目,几乎是他过去一个柑橘销售季的总量。

这次销售柑橘的成功经历,让邱先登又多了一份作为农村电商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才能帮助农民销售更多农产品呢?

邱先登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对于农村电商来说,供应链环节是核心,只有做好源头的品质把控、专业的包装、快速的发货以及选择专业的物流,才能让农产品顺利通过电商平台卖出去。

“我们投资200多万元,购买了专业的分拣设备、建物流仓库等,今年11月中旬,这个专业的巫山‘土货’供应链平台就可正式投用。”邱先登说,要完善产业链让那些优质的“土货”真正成为符合市场要求的商品,让农民朋友年年都收获丰收的喜悦。

丰都返乡创业者范红容——

一个工厂带动全镇种萝卜

本报记者 左黎韵

“范总,多亏你搞起了风萝卜深加工,让我们种萝卜也能挣钱,我要将种植面积再扩大5亩。”9月19日,丰都县龙河镇洞桩坪村,禾禾禾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范红容正在地里和村民们一起播种萝卜。在禾禾禾公司的带动下,今年,贫困户向颜明种的萝卜再次喜获丰收,他高兴得老远看见范红容就嚷嚷说要扩大种植规模。

洞桩坪村海拔500多米,得益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这里出产的萝卜红皮白心、脆嫩化渣,不仅深受丰都人喜爱,还销往涪陵、石柱等周边区县。到冬季,当地村民习惯将新鲜萝卜切条,用竹篾穿起来晒干后制成风萝卜干。

然而,随着市面上蔬菜品种不断丰富,竞争愈加激烈,加上龙河一带交通闭塞,当地农户又不熟悉市场,销售渠道单一,蔬菜行情不好时,大量萝卜烂在地里,这让从小在龙河长大的范红容颇为心疼。

事实上,早在2013年,范红容就辞去沿海的工作,在洞桩坪村成立农业公司,建立了种植基地和加工厂房,发展风萝卜产业。然而,农业产业投资大、回报慢,公司很快因缺乏后续资金陷入困境,她不禁打起了退堂鼓。2015年,在村支两委帮助下,范红容向银行成功申请到90万元的无抵押助农贷款。利用这笔资金,范红容一改过去农家“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引入生产线对整个生产工艺进行提档升级。“我们采用控温风干技术进行封闭式流水线生产,有效克服传统风萝卜晾晒周期长、易霉变的缺点,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提升。”范红容告诉记者。

2016年,范红容为风萝卜干注册了商标“舔碗匠”,以提高产品辨识度,同时借助消费扶贫、农交会、特色农产品展等活动,不断打开销售市场,逐渐将风萝卜干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地。随着产品销量节节攀升,基地种植的萝卜已无法满足生产,2018年,范红容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围村民发展萝卜种植,分享产业红利。

贫困户向颜明就是范红容发展的第一批萝卜种植户。“种子、肥料都由公司免费提供,还有农技专家定期指导生产,种出的萝卜不仅个头大、口感好,而且由公司按照不低于市场价的保底价统一回收,一点不担心销路。”向颜明高兴地说。2018年,他种植6亩萝卜,亩产达3000公斤,光卖萝卜他就挣了2万余元,实现了当年脱贫。

截至目前,禾禾禾生态农业公司共带动龙河镇2000余户村民规模种植萝卜,涉及洞桩坪村、长坡村、毛天坝村等6个村。今年,公司又搭建起“线上线下”展销平台,借助双晒直播、网红带货等互联网营销手段,平均每月风萝卜干的线上销售额就达20余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