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一个农民“五社”帮 种稻降本又增效——重庆农业大区春耕见闻

--

日期:2021-04-19

春耕时节,在重庆农业大区合川区隆兴镇安乐村,一场水稻育插秧创新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吸引了不少农民围观。“这项技术叫‘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名字听起来拗口,但操作起来其实简单。”一手拿稻种、一手做演示,现场技术负责人,也是合川万众行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的赖成红对大伙儿说,秧盘里分成一个个小格子,种子‘对号入座’,既方便移栽的时候机插秧,而且每亩地还能节约半斤到1斤种子……

64岁的村民任佑颜听得仔细,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赖成红说,以前农民自己手工插秧,一天最多一两亩,而用了这项新技术搞机插秧,一天能插四五十亩。

“这话可说到我心里去了。”任佑颜说,种地辛苦,还没啥赚头。如今有专业的人带着新技术种地,成本低效率还更高,我愿意拿出家里7亩地交给他们种。

在合川,万众行农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由5个专业合作社抱团组建而成,通过集中农机装备和技术人才,不仅推广水稻先进种植技术,更能提供机耕、机收、无人机飞播、飞防,甚至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几乎涵盖水稻生产全过程。联合社既流转农民土地搞规模经营,更当起了“田保姆”,为农民代耕代种。

“种地是门大学问。光是测土配方施肥这一项,如果使用得当,节本增效的空间就不小。”在联合社里,精耕农业合作社专门负责作物施肥,其负责人胡毅就是有20多年经验的土壤专家。

最近在合川区钱塘镇大油村,胡毅在手机上点开区农业部门开发的施肥系统,忙着在村里做水稻配方施肥的方案。“在水稻稻种直播前,需要施40公斤复合肥;在灌浆期要及时施叶面肥……”胡毅说,他们计划亩产1200斤,就要根据种植品种,制定合理的肥料用量和使用时间表。通过科学规划,肥料用量起码能比散户节省10%以上。

“不少农民种地,看似有几十年的老经验,但其实对土壤肥力、需肥特性不是很了解。”胡毅说,但联合社种地就更加精细。在合川,一块地种两季,微量元素配方就要定制化。种水稻要加入硅和锌等微量元素,让水稻能抗倒伏;种油菜就要加硼,增加结实率,在精细中尽量挖掘利润空间。

联合社种地,还从效率上增收。这段时间,联合社里的坤飞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10多台无人机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我们无人机不受丘陵地形的限制,提前程序预设,能够全自主精准播种,一台无人机一天播种面积在100亩以上。”合作社负责人杨眉说,靠着无人机,一亩地的劳力成本就能节省一两百元。

一个农民“五社”帮,种地产粮更高效。5个合作社各展所长,逐渐在合川农村打响了品牌。“靠着高效种地,联合社全程水稻托管,向农民承诺亩产千斤干谷,而且自己还有利润可挣。去年联合社全程托管面积是3200多亩,今年要突破1万亩,服务全区16个行政村4000多户农民。”赖成红说。

赖成红告诉记者,通过提供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联合社逐步占领规模种粮的市场,散户农民也从繁重体力活中“解脱”出来,双方各有所得,市场越来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