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箩篼精神”治理箩篼村

--

日期:2021-04-19

一根扁担、四条绳索、四个竹箍、两个箩篼,这曾是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箩篼湾村民祖辈谋生的依靠。如今,箩篼湾人转而依靠创新以党建为引领的“箩篼治理法”,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生活越过越好。

“早在清嘉庆年间,毕桥村绝大多数农户就靠编箩篼等竹器到场镇卖掉后维持生计,箩篼湾、箩篼产业村因此而得名。”沙坪镇镇长朱世银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吹到毕桥村后,村里因势利导,打造出了乡村治理体系新品牌“箩篼治理法”,让村民对政策听得懂、想得明、落得实。

“一根扁担”,是以提升基层党建组织力为首要任务。一方面创新党组织设置,撤销毕桥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12个功能型党小组和1个志愿者综合服务队,建成了“1+5+12+1”的全新组织设置模式。另一方面划分党员责任区,结合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置了扶贫帮困助残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社情民意调查岗等10个不同岗位供党员认领,对道路河流、院落环境等,划定范围,明确党员责任区。同时,开展党员“三亮”,通过个人申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的程序设岗定责,让党员亮身份、亮责任、亮承诺。

“四条绳索”,是实现四个振兴。产业振兴,建成全国水稻制种基地和油菜制种基地,让村民流转土地得租金;“春季菜花黄、夏季稻花香”的乡村旅游每年引来30万人次游客,让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3万元。文化振兴,建成重庆市乡村文化乐园,每年举办垫江乡愁文化季之春夏秋冬系列活动,仅去年就吸引了287支团队、86个企事业单位和24所学校来开展活动,既聚人气,又聚了财气,村办公司实现经营收入700万元。生态振兴,小桥流水、曲水流觞,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垃圾分类试点全市率先。人才振兴,建成全市首个村级党校——毕桥党校,建成全市首个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和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将对外输送各类优秀人才1000人以上。

“四个竹箍”,是通过“院坝四会”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院坝学习会以各中心湾为单元,每半年组织召开湾民学习党的理论、法规政策、村规民约;院坝感恩会每月轮湾召开1次,让村民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讲讲政策红利;院坝说理会在每个湾的说理堂举行,由湾长和新乡贤对民事纠纷进行说理调解,劝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酒不办;院坝评分会制订了积分制考核暂行办法,选树典型,揭短亮丑,村民积分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也可抵扣公益事业集资、新农合筹资款等。

“两个箩篼”,是用德治、法治增强保障力。箩篼上圆寓意包容、和谐,下方寓意规矩、秩序,箩篼湾人因此提炼出“勤劳、善良、包容、坚韧”的箩篼精神,并把“一校三讲堂”作为依法治村、以德润村的载体。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毕桥党校,邀请政法系统专家和“垫江好人”,每季度组织全体党员和村民分期分班学习;毕桥三讲堂设在毕桥大院,邀请各个层面的专家领导,不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法制讲堂、政策讲堂,每年分期分批让全村村民聆听一次案例分享学习活动。

自2018年实施“箩篼治理法”以来,毕桥村圆满实现零信访、零偷盗、零诉讼目标,村民中也流传起“党建扁担扛在肩,四个支撑把箩担,三治结合来治村,四力聚合幸福满”的顺口溜。

垫江县融媒体中心 代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