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4时许,在北碚区缙云山下枣林里火锅,男女老少围坐在林间的花园火锅下,一边吃着火锅,一边享受美景,其乐融融。而另一侧的院坝里,还有20多名食客在排队等待就餐。
“周末及节假日,花园火锅的生意好得很!要是不预定,一桌难求。”火锅店老板李国铖向记者解释。
“为啥如此火爆?”记者问。
“这满足了大家对大自然场景消费的需求。”李国铖说,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对健康的消费,尤其是对大自然的亲近。“需求的升级变化,就迫使我们要提供新的消费供给。”
事实上,早在2016年,李国铖就开始尝试“火锅进村”。经过筛选,最终选择了缙云山下的枣林里。“与城里经营方式不同,花园火锅主打一个原生态,卖点不在火锅本身,而是在大自然的场景消费。”李国铖说,花园火锅很快火出了圈,成为食客打卡的网红地。
“火锅进村”后,不但业主赚了钱,还盘活了闲置农房,带动了农产品销售,解决了当地农民务工就业。“光闲置农房,我们就盘活了4户,农户不仅住上了漂亮的民宿,还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李国铖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场景消费、体验消费以及文化健康消费的引领下,如今火锅消费的边际正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从内部向外部延展。近年来,我市先后涌现出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的稻田火锅、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的油菜火锅、巴南区南彭街道鸳鸯村的瀑布火锅……
“‘火锅进村’既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又让消费者享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能满足对优质新鲜食材的需求,这是消费水平结构提升的必然选择。”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凤太说,随着城市消费需求的升级和乡村环境的不断改善,“火锅进村”已成为“打开”乡村振兴的一种新趋势、新选择。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