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一颗小番茄 富民大产业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8-08
字体:

盛夏时节,漫步在地处北纬30度的武隆1300米的高山,一颗颗五颜六色的高山番茄迎来了成熟的日子。

一颗小番茄能够创造多大的价值?近年来,武隆区乘着旅游“三次创业”的东风,依山就势加快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将高山番茄产业确定为“一主两辅多元”特色产业引领“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以双河、江口、羊角等乡镇(街道)为主,种植发展高山番茄2.3万亩,惠及农户2万余人,预计实现产值2.5亿元,高山番茄正成为武隆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品牌化高效发展和旅游国际化进程的“金果果”。

从一颗番茄带动一条产业再到下好一盘“棋”,不仅是传统产业的创新求变,更是持续以“番茄+”为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打造农文旅融合典范的实干争先。8月8日,众多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技术能手将目光齐聚武隆区,以“番茄大产业 农旅新业态 乡村新场景”为主题,举办中国园艺学会番茄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武隆高山番茄文化节开幕仪式,为武隆区高山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武隆区将厚实的生态资源本底转化为产业发展新优势。

好番茄 绿水青山养出来——

做足山水文章 打造数智赋能科创驱动的科技谷

近段时间,随着来到仙女山度假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高山番茄成为了炎炎夏日消暑纳凉的高山佳果。武隆境内地势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非常适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出的优质高山蔬菜闻名遐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勤劳智慧的武隆人民便有在“槽谷”地带顺谷而种的番茄种植传统。如今,历经30年的技术积淀,成就了味道浓郁、品质卓越、口感绝佳的高山佳果。

放眼武隆区双河镇连绵山谷,一排排现代化蔬菜大棚沿着公路延绵数公里,一处玻璃温室大棚格外醒目——大棚内所有的番茄悬空种植在小小的盒子里,全自动的温控设施,能够精准控制光照、温度、湿度、水肥等,不再需要村民手动去调节打理。

“我们学习全球一流的番茄种植理念,自主研发全智能化玻璃温室大棚和‘悬空’种植高山番茄技术,全自动的温控设施可以自动打开内外遮阳棚、循环风机等,番茄的水肥浇灌也是全自动处理,每天根据光照量的多少自动计算间隔时间进行水肥浇灌。”武隆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传统的番茄种植模式,只是武隆高山番茄谷“含新量”的其中一环。近年来,武隆区致力于将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依托武隆区高山蔬菜研究所,不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基地、仙女山“候鸟”人才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的科技转化作用,重点开展资源保护与选育、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累计筛选出天使之唇、草莓番茄、釜山88、大果喜力等适宜武隆高山栽培番茄品种192个。

积极推广优质番茄种植技术,加强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努力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武隆高山番茄已成为重庆市“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心培育中以其优良的品种品质收获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天使之唇”品种销售可达88元1斤,荷兰的瑞克斯旺品种更是达到了128元1斤。随着“半边粮”西红柿获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半边粮”西红柿、“渝禾康”番茄等获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转换认证,武隆高山番茄与重百、新世纪、盒马生鲜、乡村基、四川“满彭菜场”等中高端超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成为了俏销全国各地的明星产品。

大产业 全链发展价值高——

走好融合路径 打造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示范谷

“以前我们种白菜,每斤只卖几分钱,现在种番茄,有公司来集中收购,游客来了都会买,根本不愁销路,收入是以前的十几倍。”近日,双河镇石坝村高山番茄种植户们望着成熟的番茄笑得合不拢嘴。

在石坝村,村集体和群众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到番茄产业中,村民们闲时来到村里的蔬菜基地打零工,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的创业与就业,也实现了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

持续发展高山番茄从产业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武隆区不断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市场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将引进培育番茄市场经营主体100家以上,乡村旅游经营主体500家以上,示范带动全区发展番茄种植3万余亩,利用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技能帮扶等形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预计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共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只是武隆区做大做强高山番茄产业的其中一环。近年来,武隆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选择高山果蔬中的番茄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思路,高标准谋划打造集番茄全产业链科技输出、高山蔬菜平台交易服务、农文旅康创融合发展示范、产业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武隆高山番茄谷项目,抢抓番茄高速发展的市场机遇。

站位中国精品高品质番茄产区,推动高山番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武隆不断完善高山番茄产业布局,这里立足“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促进育繁推”思路,升级交易、育苗、仓储物流功能,打造集研发、育苗、生产、仓储物流、交易、综合服务、避暑度假于一体的番茄产业服务中心;按照4A景区标准,打造成为集观光采摘、科技示范、博览展示、国际交流、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番茄产业核心示范园区;以番茄休闲体验、番茄试验示范以及番茄双创示范为主题,建设三大番茄农文旅康创融合发展示范带,力争成为重庆高品质番茄引领地、重庆现代农业展示基地和重庆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随着高标准大棚建设项目、番茄智慧工厂(玻璃温室大棚)等产业发展设施拔地而起,武隆高山番茄产业示范基地初具规模。核心区基地面积达1000亩,双河片区基地面积累计达5000亩。

不仅是高山番茄,武隆区还科学制定《武隆区特色产业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武隆区脱贫户、监测对象等到户产业奖补政策》等农业产业政策,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包含辣椒、油麦菜、瓢儿白、大白菜等30余个蔬菜品种,引导高山番茄等高山蔬菜加强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壮大经营主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竞争力,武隆区已经成为了全国有名的高山优质蔬菜主产区之一。

新经济 创新模式后劲足——

抓实农旅项目 打造城乡融合共富的试点谷

作为重庆唯一的旅游国际化试点区县,生态旅游不仅是武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更是武隆培育全新经济增长点的潜力所在。今年上半年,武隆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90.29万人次,同比增长5.14%;综合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5.31%。

8月的武隆区双河镇碧空如洗,这里半小时内可达南天湖与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小时内到达武陵山与白马山旅游度假区。在武隆高山番茄谷,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协奏曲正越奏越响亮,这里紧抓“红色产业+绿色资源+在地文化”三大核心载体,大力培育“农业+旅游”融合链,增强对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优势互补、产业互融”的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格局,2023年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依托番茄优势产业,武隆加快构建一核(旅游服务核)三片区(番茄美趣游学区、木根番喜休闲区、轿子顶森林轻养区)整体空间格局,形成20个建设提升项目库。计划新建改造番茄美趣游学区、番喜游学长廊等,打造四季可赏可游农旅产品以及“夜游、夜娱、夜宴”的番茄谷人气夜游产品。开发构建“番喜游学”研学体验线、“喜番你”亲子休闲体验线、双河镇—仙女山/南天湖避暑休闲游等全新旅游线路,以丰富的景区业态做强高山番茄谷辨识度、文化性与游赏性。

从细处着眼,完善高山番茄谷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提档升级,武隆不断加强乡村旅游道路建设,全面开展双河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车行交通、步行游览交通、停车场等旅游交通设施。将原农盛山庄及轿子顶民宿提档升级为高品质度假民宿,原洋瑜生态园新增露营住宿空间,主干乡道两侧农家住宿提升为民宿客栈,形成度假院落、露营地、民俗客栈、农家乐等多元化住宿空间。围绕番茄产业深度开发番茄宴美食,改造升级番茄美食主题庄园,形成主题餐厅、特色小吃、高山特色招牌餐饮等多元化、满足多层次的餐饮体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将点状盆景串联成为美丽风景,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竞争力,武隆区还加快推进渝东黑山羊国家级保种场、板角山羊保种场、武隆双凤山高山生态茶产业园、仙女山龙宝塘农文旅融合基地、武隆国际创客村(二期)、云上牧羊谷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一曲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强区富民新乐章正在高山之间婉转回荡。

看点>>>

国际创客艺术村示范项目“微风仙谷”正式开园

近日,位于武隆区双河镇石坝村国际创客艺术村示范项目“微风仙谷”正式开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游览。

在双河镇石坝村,国际创客艺术村利用武隆美景、生态田园,开展创客研学、创客艺术节、创客旅居等农文旅深度融合项目。目前,创客村内田园咖啡馆、主题民宿、星空露营、乡土文化特色石坝宴、有机农园等业态丰富多彩,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分红10万元以上。

为旅游“三次创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武隆成功打造以仙女山街道荆竹村为中心,N个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基地为节点的网状创新创业平台,面向全球招募艺术创客进入乡村,对乡村服务模式、资源结构、价值空间和思维逻辑进行深入整合,有效打开武隆乡村建设中“创客兴农”“创客创造”的新局面。

刘茂娇 陈钰桦 马菱涔 图片除署名外由武隆区委宣传部提供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