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一粒米的归仓路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8-21
字体:

时下,水稻正大面积收获。目前,全市水稻机收率已达到80%,大大减轻了农民劳作强度。

但与人工收割相比,机收损失率相对较高。以今年重庆的水稻播种面积来计算,机收每亩减少损失1%,全市就能增收稻谷8000万斤,可供20万人吃一年。

确保颗粒归仓,才算是真正增产。而确保颗粒归仓的关键,在于机收和仓储环节。

连日来,记者就这两个环节进行了调研,探访粮食增产背后的“隐形英雄”。

练就“千里眼”和“顺风耳”

他的机收损失率低于1%

“廖总,好久空了,来给我收一下谷子吧!”

“廖总,我的谷子也要熟了,麻烦你来看看哟。”

8月16日,潼南区崇龛镇石庙村,众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廖武奎在去村民向兴碧家收谷子的路上,几次被乡亲们招手拦下。

时下,正值高粱收获尾声、水稻陆续开始收获的时节,农机服务“订单”纷至沓来,廖武奎和他的农机合作社也变得“炙手可热”。

难道石庙村就没有其他农机服务的队伍了?并非如此。但架不住村民就是爱找廖武奎,用向兴碧的话说,这是因为“他收得过细(方言,意为仔细),谷子漏得少”。

目前,廖武奎的机收损失率在1%以内,远低于全市1.77%的平均水平,被市农业农村委评为农机一线“土专家”。

好机手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其实我也是从新手慢慢成长起来的。”廖武奎说,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起步于2009年,算得上是我市最早一批开展农机服务的机手。

“当时,我在外地看到好多人干这个,虽然辛苦但是能赚钱!”廖武奎心动了,购买了1台小型收割机,开启了农机手的生涯。

当时在重庆这样的丘陵山区,农机是新鲜玩意儿。在石庙村,种田的人几乎都没见过农机这个“铁坨坨”。“他们甚至怀疑,这个机器从田里开过去,谷子就被它‘吃掉了’。”廖武奎哭笑不得。

但比起村民的接受度,廖武奎最十万火急的问题还是自己的农机操作水平。

有一次,他收完谷子放粮时,农机“吐”出的谷子里夹杂了一堆稻草,被村民埋怨了半天,其他村民看到也纷纷被“劝退”,认为他这技术还不如自己割来得好。

还有一次,好不容易收完一两亩地后,他在放粮时却发现农机“肚子”里居然没“货”,回头一检查,谷子洒了满地!活儿白干不说,还倒赔了村民1000多元。

“要赚回1000多元我得收10亩地,差不多要花大半天时间,亏大了!”回忆起新手期的糗事,廖武奎也觉得有点可笑。

怎么老是出状况?着急的廖武奎开始报名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农机手培训,在与老师和同行的交流中寻找答案。

廖武奎说,培训期间,授课老师教了不少农机修理、操作的理论知识,但最让他受益的一句话是:“决定一个农机手水平的都在细节上。一个好的机手,必须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农机、稻谷、环境,都得细致观察

在向兴碧家的稻田前,廖武奎驾驶农机下地开始前,先是在农机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又探头观察了一下稻谷,接着才跨上农机开始作业。

“转一圈,是在检查农机有没有问题,调试得到不到位。”他解释,检查、调试好农机,确保机器无异样,是确保机收质量的第一步,“哪怕是一台新农机,在使用前也要调试,拨禾轮高度、振动筛频率、风量大小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以拨禾轮为例,调到多高才合适没有统一标准。这个就要通过观察,只有水稻既不会被打掉,又不会‘喂’不进机器,才是合适的高度。”他说。

除了在作业前检查,作业中也不能大意,这时候就要用耳朵去听了。廖武奎说,一个熟练的机手,可以通过机器的异响发现问题,“比如发动机声音听起有点吃力,那有可能就是负荷过重,机器喂入量太大,需要开慢一点。”

至于观察稻谷,则是为了判断机收该采取怎样的速度。收获时,为了抢农时,农机操作效率很重要,但收割质量同样重要。如何平衡二者,需要智慧。

“你看,这谷穗大,一个穗上结的谷子多,那就要稍微注意下农机的速度,不能过快。”廖武奎解释,若谷子多,一旦驾驶快了,农机“吞”不及,谷子就会洒出来。

此外,环境也得留意:早上露水大,谷子潮湿,容易粘连在稻草上,农机速度过快,就容易被连着“吹”出去;转弯抹角的地方,要开慢一点,多调整几次角度,以减少对稻谷的碾压……

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廖武奎成功练就了一双“千里眼”和“顺风耳”,农机作业损失率逐步下降,服务半径也扩大到湖北、陕西、河南、安徽等地区。

面对烂泥田要尤其小心

尽管已练就一身操作本领,但廖武奎仍有头痛的事:“我最怕那些没有整改过的田块。”

就在8月10号,他还经历了一次农机“救援”事件。当时,村里先后有3台农机陷在同一块农田里,接到“求救”电话的廖武奎立即派出挖掘机去帮忙。

“田土本来就松,加上地里太湿了,农机一去就被陷在里面了,恼火得很。遇到这种情况,一搞就要耽误大半天。”廖武奎说。

“再好的农机、再好的操作技术,遇上未经整改的烂泥田,也只能‘干瞪眼’。”在廖武奎看来,想要提高机收质量,降低机收损失率,农机、机手、农田这三个关键因素缺一不可。

没有经过改造的田块,只能通过临时架梯子、搭板子,才能顺利把农机开进去,同时还不能避免农机下地时对周边稻谷的碾压。此外,这样的田块,排灌能力普遍较差,农机动辄就会“深陷泥潭”。

还有一个情况,没有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田块是零散交叉的,一户人家的田块间可能会夹杂其他人的田地,要跨越作业可能就会产生纠纷。

有一次,廖武奎开着农机从一块田到另一块田去作业,压过了中间的一块空地。很快,就有农民找了过来索要赔偿,说这地是马上要播种油菜的,农机经过把土压得太实,他还得重新松土。

“好在这两年这种情况少了很多。特别是在重庆,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的推进,农机作业条件越来越好。”廖武奎说。

凭借着高超的农机作业水平,这几年廖武奎的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保持5%的增长速度。仅水稻收割这一项,目前每年服务面积就达到20万亩。

粮仓里的“黑科技”

火热的气温,粮库在陆续装进新粮的同时,也迎来粮食储存的高温挑战。

对粮食储存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温度控制。在低温、干燥的状态下,粮食就不容易变质、长虫。

确保粮食储存安全,粮库有哪些“保鲜”“锁鲜”的“黑科技”?8月19日,记者来到铜梁区粮食储备库进行打探。

走进这座有着“园林式单位”之称的粮食储备库,目之所及是大片的绿化面积,道路两旁也栽满了树木。

“绿植多了,对整体环境温度的降低都有帮助。”仓储部副部长魏全勇介绍。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座粮仓前,顺着粮仓外的楼梯,进入了粮库顶部。

几乎是踏进粮库的一瞬间,身上的热气就被拂去。放眼望去,仓内粮面平如镜,过道直如尺。

墙面上的刻度显示,储粮高度已接近6米,按照仓库长30米、宽60米来计算,这里的储粮量已有6000吨左右。

粮库里的稻谷储存时间已近3年,明年就将出库。记者随机抓了一把稻谷查看,从外观上很难区分出与新稻有何区别。

“这些粮食,比农户自己储存了几个月的粮食质量还要好!”魏全勇笑道。

怎么做到的?“靠空调!仓内平均温度一般都控制在20℃以内。”他指了指仓内两端成排的圆孔,在粮堆内部看不见的地方,均匀分布着448个传感器,通过粮库综合管理平台,能实时、精准地掌握粮堆里每个区域粮食的温度。

“一旦发现某个仓库内某个点位温度过高,库管员就会有针对性地查看、分析。”魏全勇说,因为重庆气候高温高湿,目前粮库所有粮仓都保持着每周两次巡检的频率,远超国家制定标准。

除了控温,防虫也很重要。

“仓库底部的地面上铺设有多根管道,一方面能够吹风降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药剂熏蒸杀虫,不会造成药剂残留,对食品安全是没有影响的。”魏全勇说。

随着技术升级,目前粮库已用上最新的氮气除虫法,即是在夏季虫害高发期,通过设备向仓内释放氮气,将氧气排出,让仓内处于“真空”状态,从而杜绝虫害滋生。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