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非遗传承人舒文海: “卖的不光是竹席,更是文化”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08-26
字体:

很难想象,一张近两米长的包鸾竹席,可折叠成新华字典大小,展开就复原,没有一丝折痕。如此丝滑的手艺,竟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老人名叫舒文海,今年67岁,是丰都县包鸾镇包鸾竹席第三代非遗传承人。8月15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地图·巴渝农耕文化数字一张图发布暨乡村民俗展示展演活动在丰都包鸾镇举行。他受邀参加非遗展销活动,为大家展示并分享了包鸾竹席的制作技艺。

传承300年,乡间手艺走出国门

“这手工竹席怎么卖?”

“便宜的一床1000多,好点的2000多。”

“这么贵,有人买吗?”

“随着机器的批量生产,这几年买手工竹席的人越来越少,但我们并不为此担心,因为不光卖的是竹席,更多是文化。”

这段聊天,是当天一位参会代表与舒文海的对话。短短几句闲聊,道出了传统手工品的现状。而舒文海的自信,来自包鸾竹席的“文化基因”。

相传,包鸾竹席编织技艺由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创造,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他们从湖北进入丰都境内,发现群山环绕的包鸾水草丰美,便在此定居。因为气候潮湿闷热,于是他们将漫山遍野的冷竹砍回家做成竹床。

后来,他们改进工艺,将竹子编成柔软舒适的竹席拿到集市去卖,结果受到市场认可。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编织,并将这套技艺传给后辈。通过不断改进编织技艺,包鸾竹席的工艺日益精湛。

1934年,手艺人杨席珍、刘凡山合编的“二龙戏珠”凉席,获得了四川省劝业陈列竞赛乙等奖。1956年,在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上,包鸾竹席斩获二等奖。此后,包鸾竹席声名鹊起,被送到越南展出,由此手工竹席第一次走出了国门。

从选材到刮篾,小竹片藏有大学问

“其实包鸾竹席走向兴盛的二三十年,也是我技艺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段。”舒文海坦言,作为包鸾竹席传承人之一,自己从小受父亲影响,15岁就能独自划篾,将整棵竹划成不足1毫米薄、3毫米左右宽的细篾丝。“周围邻居都夸我编织的竹席纹理清晰,细密牢固,质量上乘。”他说。

得益于高超的手工技艺,2013年,舒文海成为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鸾竹席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小竹片能被大家喜欢,里面大有学问。”舒文海说,包鸾竹席必须用冷竹,这种冷竹生长在当地800-1000米的高山上。冷竹编织的包鸾竹席以细软凉爽、体感柔、韧性佳和工艺精湛而出名。

“印象最深的还是每年白露过后,到山上集中采伐冷竹。选材靠肉眼,全凭经验,一般选择生长一年左右,挺拔直立,且根部往上三四米之间无枝梢、无硬疤、无虫蛀的冷竹,砍回家备用。”舒文海说,为了保证竹席不割手,不光要选用光滑、笔直的成年冷竹,后续的竹篾加工也很关键,竹席好不好,在做竹篾的时候就已决定了。

参展现场,舒文海拿出工具,给观众演示了从砍竹到片丝、刮篾的全过程。让人惊叹的是,一根手臂粗的竹子,经竹刀手工片了之后,每根竹丝都一致粗细。随后,舒文海跨坐在凳子上刮篾,用自制工具一遍遍地精修竹丝,刮得越细越薄,制出的竹席就越精致、越有韧性。

如今,这样的竹篾,他已“刮”了半个多世纪。“只有每个环节做到了极致,普通竹席才能变成艺术品,焕发青春。”

坚守匠心,让传统手工艺历久弥新

舒文海介绍,编织包鸾竹席工序复杂,手工精细,编织时不但要求经线和纬线交叉严丝合缝,且花条牢固,纹理整齐,同时还要在上面织出喜字、铜钱、水波纹、木花芯等图案,好的工匠还可编织出老虎、狮子、雀鸟、龙蛇等精美图案,编一床竹席大约要8-11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家庭拥有一张正宗的包鸾冷竹席,可谓是拥有了一件高档品。因为市面上几乎‘一席难求’,很多人不得不托人找关系才能买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当时包鸾镇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20多岁的青年,几乎人人都会编织竹席,场镇经营竹席的店铺有80多家,鼎盛时靠一床席子就能养活全家。

但近年来,随着机器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变化,包鸾竹席逐渐被冷落。尽管一床竹席卖到了1000多元,但坚持下来的竹编艺人不多。“一是除去时间和加工成本,算下来赚得并不多。二是手艺人逐渐老去,存在后继无人的尴尬。”

“我坚守这门手艺,既是对竹席的一种热爱,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舒文海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大家对非遗文化的认识,近一两年,找他加工包鸾竹席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对此,他也更加坚定,终有一天,传统竹席会再一次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