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城口县以“千年腊香 生态共赢——渝东北腊肉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为主题,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生态沙龙活动。专家学者、相关协会(商会)、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开展主旨演讲、进行沙龙对话,广聚各方智慧,营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氛围,聚力打造中国腊肉产业高地。
城口、开州、奉节、巫溪、巫山同属渝东北地区,均具有悠久的腌腊制品生产历史和制作优势,腊肉也成为渝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
活动中,城口县、开州区、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联合发布《渝东北腊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联合宣言》,五地将联袂发挥生态优势,用好绿色资源,构建渝东北腊肉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体系“重庆样板”;深化共建合作,强化核心竞争,联手塑造一批知名品牌、推出一批“爆品爆款”、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增品类、提品质、强品牌”,推动腊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赋能,加强全产业链溯源管理和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守护“舌尖安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方位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丰富产业业态,打造中国西部腊肉产业集群高地。
同时,现场发布了腊肉制品爆品——“城口腊·中国味”腊味火锅、赵孝春休闲腊味系列、美缀美城口老腊肉、城口腊八碟菜,开州香肠,奉节腊肉,巫溪县腊五花肉片、腊后腿肉片、大刀肉片,巫山县巫娃腊肉等成果。来自五个区县的腊肉加工产业链企业与供应链企业签订订购协议,签约金额共计1.1亿元。
城口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奕锋介绍,城口老腊肉与其他腊肉的区别在于一个“老”字。“老”在有2500多年的历史传承,其制作工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在味美纯正而享誉全国,是全国腊肉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
近年来,城口老腊肉整装“再出发”,已发展精深加工产品6类18种,入选重庆唯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品牌价值达6.9亿元,年销量已超1.2万吨,畅销全国近30个省份和全球10多个国家地区。
“渝东北老腊肉产业带要向集群化转型,我们要把握五个关键词:现代化、新质化、高值化、生态化、集约化。”在主旨发言环节,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围绕渝东北腊肉产业带的优势与挑战,渝东北腊肉产业集群转型要转什么、怎么转,分享了自己关于渝东北相关区县腊肉产业发展的思考。
西南大学教授李洪军以“腊肉制品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思考”为题作主旨发言,分析了肉类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和方式的变化,提出腊肉产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特色产品开发,完善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腊肉加工向现代化转变。
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品质室主任汤晓艳就腊肉质量标准化生产和品质管控作主题分享。她说,城口老腊肉是重庆的代表性土特产,质量安全、产品溯源、产品认证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初步建立起分级分类质量控制体系。建议继续强化品质特征挖掘,从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和数据解读,打造城口腊肉特有的品质卖点。
与会嘉宾还围绕“如何做好城口老腊肉非遗传承及文化传承”“腊肉产品如何与绿色健康生态相融合,推动渝东北腊肉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运用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提升腊肉的工艺品质、质量管控等”“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更多的腊肉爆款、爆品”“基于城市养猪模式的猪肉食品产业园建设”等话题进行交流发言。(任峰)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