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花椒里的科技助农之道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12-19
字体: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王瑞琳

花椒要高产,关键在冬管。前不久,垫江县一个花椒基地负责人张代书,在花椒冬管上犯了技术难。当地科技特派员章小平,很快就在“三农”云平台上收到了张代书的消息。特派团12名成员迅速响应、上门服务。

“我在平台上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点餐’,真是方便又快捷。”问题解决后,张代书松了一口气。满树花椒,是长在农人心田里的宝贝,关系到一户收入、一村产业、一县强盛。垫江县这一幕里,蕴含着技术对“金疙瘩”的守护,也彰显着重庆科技助农的成果。

就在几天前,重庆召开了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农业科技创新“6310”行动,着重通过建活用好科研平台、畅通农业科技人才成长通道等,力争2025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64%,怎么争取、如何彰显?垫江县的努力,是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高度集成于服务“三农”云平台,是构建“农户、特派员、平台、基地”一站式管理闭环,是解决技术难题与推广先进技术“两手抓”……方方面面的科技助农,助到了农业的“最后一公里”。

直抵田间地头的精准服务,来自顶层设计的落地落实。年初,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壮大农业科技人才”“完善科技特派员机制,实施‘百团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等。章小平与张代书的互动,正是人才发力、“三农”借力的良性循环,更是政策见效、乡村受益的生动缩影。

在重庆,科技带给农民的惊喜,绝不只是特派员为种植户送上的技术而已。回望2024年,“智慧”护航“丰收”的故事,在巴渝大地不断上演,鲜活注解着重庆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底气。

春天,高达1.8米的太空油菜花树蔚为壮观,为潼南区引来大量游人——这,是“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带来的农文旅融合之惠。

夏天,提前进行的覆膜避雨工作,将巫山脆李裂果率由40%降至0.2%——这,是数字气象“四天”系统带来的防患减灾之效。

秋天,无人驾驶水稻收获机来回穿梭,让永川区来苏镇300多亩稻穗颗粒归仓——这,是“无人收获”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之变。

冬天,压枝技术的运用,使垫江县的花椒树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年来,337名“三区”科技人才、10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和章小平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为“花椒树”与“张代书”们服务。

春生夏长,秋收冬蕴。科创技术、科技人才、科学管理,年复一年助力乡村蝶变。在重庆农业科技工作会议上,又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10项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被重点推介。一系列新优成果、种养技术的转化推广,将让全市农业“含科量”再提升,让巴渝农人获得感再增强。

“以前全凭老经验摸索,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现在专家手把手教,我们对明年的收成非常有信心”,种榨菜的杨三,道出了技术在他心中的分量。科技助农,给农人吃下了定心丸。农人对收成有信心,乡村才会更和美。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