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消费互动 产业共建 生态同护 川渝携手推动农业发展加快成势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1-09
字体:

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走过五个年头。五年来,重庆梁平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与川渝毗邻区县共同探索涉农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消费互动、产业共建、生态同护等形式,推动农业发展加快成势。

消费互动

激发乡村消费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达川区南岳镇的达州市升伟造林专业合作社的青花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花椒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进行除草、松土等冬季管护作业,帮助花椒顺利“越冬”。

基地负责人刘美丽说,青花椒种植基地占地面积2000余亩,年产青花椒约1000吨,5年前曾一度面临销路不畅难题。但这几年随着成渝地区农业合作力度不断增大,基地迎来发展转机,销往重庆方向的青花椒越来越多。

达川区南岳镇与梁平区虎城镇是毗邻乡镇,地域相接、气候相近、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两地将农产品消费互动作为激发乡村消费活力的有效载体,鼓励农户、种植户进行农产品消费互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我们带着基地产出的青花椒,不仅参加过虎城镇音乐节、竹山镇采笋节,还依托虎城镇的电商中心、赶集日进行售卖,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建的销售平台,让我们的青花椒知名度越来越高,获得了不少来自梁平的订单。”刘美丽说。

青花椒是南岳镇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亩。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青花椒的管理、采摘、加工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在青花椒种植基地务工的有残疾人、脱贫户,消费互动后,销售渠道更加畅通,为大家稳定增收带来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大家持续发展青花椒产业的信心。”四川省达川区南岳镇统战委员、副镇长蒋晓东说。

刘美丽是成渝地区农产品消费互动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梁平与四川多个区县互动频繁,尤其在农产品消费上,深化农业企业交流合作,建立农产品展示展销及项目投资促进机制,依托节日盛会、大型活动等平台,进行农产品展示展销,不断扩大农产品消费“朋友圈”,促进跨区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资合作、互惠共赢。

产业共建

催生产业发展动力

近段时间,在开江·梁平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区,1500余亩的油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周围的村庄、公路相映成趣。

这是2021年四川省开江县和梁平区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共同建设的农业带示范园区。

“梁平种植水稻技术成熟,开江养殖水产技术成熟,两地产业发展呈现互补状态,我们立足双方资源优势,找准契合点,坚持产业‘一幅图’,依托‘梁平坝子开江田’地理优势,确定以稻油轮作、稻渔共生为主导产业,做好‘稻田+’大文章。”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向,梁平、开江形成共同合作机制,联合编制了《开·梁合作园区建设总体规划》,计划建设总投资10.1亿元。目前,已在梁平新盛镇、开江任市镇协同建成稻油轮作基地1.87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0.78万亩,2023年园区水稻产量达1.0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1170吨。

“示范园区的打造,给农田带来了‘人气’,辖区的种植户由原来的40多户增加到了70户。”新盛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谢挺介绍,在共同发展产业期间,新盛镇、任市镇多次开展技术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为促进两地明晰产业发展方向,梁平、开江积极协调经营主体,签订《优质水稻、水产品全产业链项目投资意向协议》,推动园区内两地农户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共用加工冷链物流设施、共享产品销售渠道。2023年,合作园区总产值3.55亿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以上。

近年来,梁平与开江、达川等地变地理上的相邻为发展上的相牵,聚焦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围绕粮油、竹(笋)、柚子、脐橙、鱼、鸭、生猪等特色优势,通过龙头带动、品牌引领、基地支撑、高效联动,共同打造明月山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依托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明月山优质高产高效粮油产业基地;依托500万吨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及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打造明月山蔬菜保供基地。

生态共护

挖掘绿色发展潜力

秸秆象征着丰收、繁荣,那如何避免农作物收获后秸秆大量滞留田间?

2024年8月,位于袁驿镇的重庆华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华滨发现秸秆可利用空间比较大,便开始在当地发展秸秆回收产业,兼职干起了秸秆经纪人。经过严格筛选后的秸秆被打包销往贵州,再由企业加工成草绳、草帘、工艺品等销往全国各地。

考虑到回收成本,早期邓华滨将回收范围固定在袁驿镇,但由于秸秆的回收长度、干湿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仅凭袁驿镇无法满足回收需求,这让邓华滨犯了难,遂寻求当地政府帮助。

“川渝一家亲,索性把回收范围扩大,将四川省大竹县观音镇、石桥铺镇以及梁平柏家镇、大观镇纳入回收点,凝聚合力,共同推动秸秆的回收利用。”袁驿镇副镇长谢华栋给出建议。

“秸秆回收,实现了两地在农业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向奔赴。对于秸秆回收,政府、农户都很支持,不仅解决了乱抛、乱烧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农户带来了收益。”四川省大竹县石桥铺镇副镇长苟帮成说。

“农户手里的秸秆有了出路,我们企业也有了优质原料。”邓华滨说,2024年,在川渝两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在川渝毗邻乡镇累计回收秸秆180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接下来企业开展秸秆回收工作奠定了基础。

秸秆浑身都是宝。近年来,梁平将秸秆加工利用作为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秸秆收储运,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同时,与毗邻四川地区联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挖掘绿色发展潜力,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水平。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