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从三个关键词读懂重庆2025年农村工作部署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1-17
字体: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市“三农”工作、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1月16日,重庆日报记者梳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内容发现,今年全市“三农”工作,有3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关键词:巴渝粮仓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高起点上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国之大者”、头等大事。“2025年,我们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在高起点上稳定粮食生产。”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我市粮食产量达220.14亿斤,创16年新高!“今年的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稳定在3020万亩、220亿斤以上,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664万亩以上。”

如何在历史高位中完成“硬任务”?

“首先要推进新时代‘巴渝粮仓’建设,持续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该负责人说,粮油作物方面,要稳面积,提单产。今年我市将聚焦渝西八区、龙溪河流域等优势区域,打造巴渝粮仓市级万亩、区县千亩、乡镇百亩示范区,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20万亩以上,油料播种面积564.1万亩;对重要农产品,则强调保供稳价: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100头左右,生猪出栏量稳定在1700万头,水产品在60万吨以上,蔬菜保持在2200万吨以上;同时,要利用山地、森林、江河等资源,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

要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牢牢守住“两条红线”,即全市2664万亩耕地保有量和20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底线。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对“大棚房”等“非农化”问题实行“零容忍”;迭代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农业科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市将聚焦油菜、柑橘、水稻等优势品种,持续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大力推进丘陵农机、山地农机研发,使我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1200万亩次。

关键词:守住底线

精准实施“四个一批”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重庆如何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体系、开展就业攻坚行动等方面下功夫。

去年,我市脱贫人口就业稳定在83万人以上,帮扶产业覆盖90%以上脱贫户和监测户,连续5年在国家考核中获得“两好一优”,连续两年综合排名全国第一。“今年守住底线的抓手要更实,对象要更精准。”该负责人认为。

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今年,我市将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用好“渝悦·防返贫”数字应用平台,发挥大数据比对作用,强化筛查预警,发现一个帮扶一个。

如何发展帮扶产业——精准实施“四个一批”措施。巩固一批市场效益好、链条较完善且发展前景广的帮扶项目;升级一批资源有支撑、发展有基础、效益需提升的帮扶产业;盘活一批停产闲置的帮扶项目和就业车间;调整一批市场前景不看好的帮扶项目。“各级财政的衔接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今年不低于65%。”该负责人强调。

如何帮助脱贫人口增收——开展就业攻坚行动。在劳动力外出较为集中的地区,探索设立劳务工作站;为脱贫地区的乡村工匠、农村电商、新一代乡村企业家等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将公共就业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如何形成帮扶新常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今年,我市要积极主动对接山东,打造鲁渝协作更多标志性成果;积极引导更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形成合力推动脱贫区县发展。

关键词:城乡融合

完善“1+18+N”政策体系,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联动改革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突出短板。”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我市的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存在壁垒,乡村“引才”难、“留才”难,高素质农民在农业从业人员中的占比较低,农村资源盘活利用率也偏低。

正因如此,今年的市委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奋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标志性成果,为此将系统推进5项措施。

首先,深化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联动改革。加强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打造一批10亿元级产业强镇,推进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镇域产业融合;规范发展“强村公司”,推进120个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95%以上。

其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精准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多元化农民户有所居保障机制;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再次,实施“四进三回”行动。四进,即规划、科技、经营、资金进乡村,每年精选10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下沉农村,实施“百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开展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三师一家”下乡服务;探索市、区县两级村庄经营投资基金。三回,即引导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村,启动实施10万名“农创客”培育工程,健全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

第四,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管理;力争农村产权交易额达到60亿元;加强集体资产数智化动态监管;

第五,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高质量发展。完善“1+18+N”政策体系,支持山区库区区县因地制宜打造1个优势制造业,推动其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900亿元;健全主城都市区与山区库区区县“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每对结对区县协作引进项目1个以上、引资5000万元以上,开展科研协助项目20个以上,销售农产品等2000万元以上;合作探索“飞地经济”“景园共建”等模式,协同锻造特色产业长板。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