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重庆依山就势持续做活“土特产”文章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2-12
字体:

2月11日,重庆市政府“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聚焦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莫杰介绍,自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以来,重庆依托独特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体系化、集群化推进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从产业升级、品牌打造、数字赋能等多维度发力,持续做活“土特产”文章,在巴渝大地书写乡村产业振兴的精彩篇章。

过去一年,重庆“米袋子”更加丰实,全市粮食产量1100.73万吨,创16年新高;“肉盘子”更加丰裕,出栏生猪1822万头、牛60万头、羊480万只,肉类产量205万吨,水产品产量61.16万吨;“菜篮子”更加丰盛,蔬菜产量2436.32万吨、同比增长3.1%,园林水果产量613.48万吨、同比增长5.8%,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670亿元,同比增长4.3%。巫山脆李实现全国1000多座城市“今天下单、明天见李”,涪陵榨菜全球热销150亿包,奉节脐橙品牌价值达到381.7亿元,春节前的一场两小时直播,“爆卖”60万单、300万斤。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助推农民群众“钱袋子”更加殷实,莫杰表示,重庆将从以下三方面精准发力:

在打造新时代“巴渝粮仓”上,重庆聚焦渝西地区、龙溪河流域等粮油生产优势区,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的“五良”集成模式,探索“吨粮田”技术,目标是实现亩产粮食1000公斤左右,亩均增收超200元,带动单产提升10%以上,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20万亩,产量达到218亿斤以上。

培育巴渝名优“土特产”金名片也是重点工作之一。重庆将提质打造“巴味渝珍”“三峡柑橘”等区域公用品牌,对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特色产品实行“一品一策”,提升国际知名度,同时助力“酉阳800”、巫溪老鹰茶等新兴品牌发展壮大。此外,还将升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头羊计划”,吸引并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打造不同层级的“爆款”产品,推动火锅食材、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推进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方面,重庆将积极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创新模式,搭建生猪、脆李、柑橘、肉牛等产业大脑,推广无人驾驶农机、智能拖拉机等先进技术,培育一批现代化未来农场,让农业生产从传统经验模式向数字化精准模式转变。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探索“定制农业”等特色电商营销模式,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提升至45%,继续领跑西部。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