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字《村规民约》的力量:川渝边界三村的文明实践之路
--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林楠)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7月15日,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万州区余家镇硝水村。该村靠近余家镇西北边界,毗邻开江县长岭镇、广福镇,万州区主动深入沟通对接,实施三村共建,整合川渝两地三村资源,打造“1个中心站+6个院落文明实践点”,共创“四维联建”机制,着力推动川渝毗邻村镇文明实践常交流、勤互动,三村群众得实惠、享文明。
走进硝水村,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茶山焕发着生机。“每到采茶季,两地三村的村民们都会来这边工作,我们的茶叫黄金芽,品质好,完全不愁销售”。硝水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站长范顺友说,村民们荷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范顺友介绍,余家镇和达州市开江县武陵镇、广福镇的茶叶专家、种茶大户、加工企业代表以及青年志愿者们定期齐聚硝水茶园,交流技术、畅谈发展、拓宽销路,通过“田坎讲堂、现场展示、活学活用”等活动让复杂的技术变得形象易学。如今,已带动两地高山生态绿茶规模种植500余亩,村民增收6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真正实现让“一片茶”造福“一方人”。
为了实现让三地村民“走”得更勤、“聊”得更欢、“抱”得更紧的目标,两地共同成立“边界区域联合委员会”,聚焦深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社会互帮互助等五项重点任务,统筹调度“三村”力量,深入开展联合护林、助困帮办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次。
在硝水村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记者看到一座“川渝乡约”纪念奖杯。原来,2024年10月23日,在联合服务站统筹下,三村广泛征集两地村民意见建议,共商、共议、共用212字联合《村规民约》正式实施,工作案例被市委社会工作部评为“川渝乡约”优秀《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我们联合开展抵制‘无事酒’,组织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宣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8场次,劝停‘无事酒’8起。”范顺友介绍道。
“村规民约真管用,无事整酒的少了,大操大办的少了,盲目攀比的少了,自己的钱袋子更鼓了。”村民高振贵打趣的告诉记者。同时,联合服务站深化矛盾纠纷联调化解机制,成功调解跨区域土地纠纷、房屋厕所拆迁、防火通道修建等问题14个。
去年12月30日,硝水村成功举办第一届“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川渝共建联合村晚”,三村共同选送小品、舞蹈、歌曲等节目13个,吸引川渝两地群众600余人。来自四川省开江县兰草沟村的村民汪东兰表示:“这样的活动要多办,它让三地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感情更深了”。
不仅如此,硝水村文明实践联合服务站还同步提供养老扶困、事项代办、川渝通办等便民服务,让三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