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蚕桑产业稳中提质 规模稳居全国前十
--
重庆蚕桑产业稳中提质 规模稳居全国前十
--
从一片桑叶到一缕丝绸,重庆正在把千年古老产业织入现代经济版图。作为国家“东桑西移”重点区域之一,我市已形成从种桑养蚕到丝绸加工、生物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全市蚕桑产业链年产值已超50亿元。
在黔江区新华乡中安村的标准化养蚕大棚里,养蚕户杨友正忙着采收桑蚕茧。白嫩饱满的茧子装满竹篮,很快被送到乡里的收购站。工作人员现场称重、分级,再依据质量定价。
黔江区新华乡中安村养蚕户杨友说:“今年养了220张蚕种,收入可能50万左右,明年继续养蚕。”
茧价走高让蚕农增收,也带动了茧丝加工企业的生产热度。在黔江高新区一家丝绸企业的缫丝车间,多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伴随晚秋蚕茧集中上市,企业签订了500余万元出口合同,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重庆海通丝绸有限公司缫丝车间主任王汉凤说:“我们现在主要加工的是白厂丝,用来出口欧洲和日本市场,我们全年不间断生产,白厂丝产量是150吨左右。”
黔江区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曾玉龙告诉记者,他们今年有望收购桑蚕茧410万公斤,产值达2.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左右,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提升。
今年上半年,全市蚕茧产量达到9000吨,蚕农收入达8.1亿元;全产业链价值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稳居全国前十。
重庆市蚕业总站站长李海波表示,积极承接国家“东桑西移”“东绸西固”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十五五”期末,蚕茧产量达2.5万吨,全链产值达100亿元,实现蚕茧产量与产值“双翻番”。(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廖梦然 王祥 特约记者 张瑜洋)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