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巴渝田野迎丰收 农户增收道路宽

--

日期: 2025-10-2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段时间,全市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多种特色产业也喜迎丰收。随着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农户的增收路越来越宽。

这两天,开州10万亩再生稻陆续开镰。在位于白鹤街道、中和镇的示范田,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摆。收割机往来穿梭,饱满稻谷被尽数收纳。据了解,再生稻是“种一茬、收两回”的水稻,可以有效提升亩均单产。当天,现场测产数据十分喜人。

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粮油服务站副站长王文华告诉记者,他们的再生稻平均亩产302公斤,最高产量330公斤,在全市的话,算中上等水平。

在永川区吉安镇向前村,百余亩头茬豌豆尖进入采收季。连片的豌豆尖苗青翠欲滴,焕发着勃勃生机。农户们正弯腰俯身,将最新鲜的头茬豌豆尖轻轻掐下装入篮中。作为当地川渝农业协同发展项目,基地引进了四川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种植技术与销售渠道,已带动70余户农户就近就业。

永川区吉安镇向前村蔬菜基地负责人胥杨介绍,最高的时候一亩地,一茬都可以掐到200斤,他们有两个供应链,还有几个配送单位,销路倒不愁,这两天价格也不错。

这段时间,忠县的近百亩淡水澳洲蓝龙虾迎来上市旺季。当地充分利用优质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产业新动能。

忠县新生街道裕华村淡水澳洲蓝龙虾养殖基地负责人周燕说:“养的是淡水澳洲蓝龙虾,上市季节将会持续到11月中旬。”(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