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梁平:碧山镇龙桥村支部书记蒋丽英 从发型师到“田保姆” 每年服务全国30万亩稻田

--

日期: 2022-06-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时下正值水稻防病防虫管护关键期。

6月17日,在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忙着指挥农机社会化服务队开展统防统治,村支部书记蒋丽英忙得脚不沾地。在她这位“田保姆”的组织下,服务队50名农机手最近分散在川渝各地开展服务,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成了“甩手掌柜”。

每年组织服务队辗转全国各地,抢抓农时,开展水稻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30万亩,这是返乡之初蒋丽英不曾想象过的。

今年45岁的蒋丽英脸圆圆的、皮肤黑黑的,一看就是常年风吹日晒的样子。但曾经的她也是十分爱美的,还是一位发型师,在重庆主城经营着4家美容美发店。

2009年,因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蒋丽英还是决定关掉店铺返回家乡,流转了7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城里人都爱的“黑色食品”——黑花生。

次年,黑花生迎来了丰收,产量与普通花生差不多,销售价格却高一倍以上,周边村民都心动了。蒋丽英顺势组建了梁平县新农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后更名为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带动村民们一起种植,并逐渐辐射到周边多个乡镇。时间久了,蒋丽英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今后谁来种地”成了她的忧虑。2014年,她自费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一点点摸索,为机械化作业探路。

2016年,她来到回龙镇清平村向村民“打包票” :“放心,把你的水稻交给我来种吧,一定给你种好!”

“说起来,我就是在清平村迈出了社会化服务的第一步!”蒋丽英说,通过机械化作业,每亩地种植成本不仅能节约200余元,还增产200余公斤,累计就能节本增收700余元。实打实的效果,让她的“业务”越做越大。

随后,不满足于此的蒋丽英又自费20万元,购买了3台无人机开展飞防研究。为了调试合适的参数,她将稻谷炒熟后播撒在田块中并铺上试纸,综合风力、速度、高度等各类客观因素,反复对比试验。

2018年,她在清平村开启了梁平区首例水稻无人机直播种植业。2019年,她又在自有300亩基地上直播种植示范,对播种、植保、锄草等整个管理环节作全程记录,再次获得大丰收,并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首批2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成为重庆唯一入选案例。

就这样,找蒋丽英服务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她干脆就在合作社下成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队,业务逐渐拓展。目前,服务队共有农机超30台,吸纳专业农机手50名左右,每年在全国开展水稻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30万亩。

2021年,蒋丽英当选龙桥村支部书记。一上任,她就启动了全村田土的宜机化改造,她说:“我要把龙桥村打造成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村,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当上‘甩手掌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