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梁平区紫照镇先进村十二组的稻田养鱼基地看到,虽已是冬季,但水田里的再生稻颗粒饱满、丰收在望,稻下的鱼儿也在水中嬉戏,俨然一幅稻香鱼肥的农家丰收画卷。
俯瞰紫照镇先进村十二组的稻田养鱼基地。记者 熊伟 摄
“这里面既有鲫鱼,也有草鱼和花鲢,采用绿色生态养殖,个头大、肉质好。”先进村村民卢德文正在稻田里捞鱼,看着收获的满满一大桶鱼,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为了发展稻鱼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我们把30余亩水田严格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改造,并在4月投放优质鱼苗,预计收获稻谷和鱼各3000公斤。”谈到今年的收成,卢德文高兴地说,稻鱼共生聚焦一个“共”字,水稻是鱼躲避天敌、在高温下纳凉的理想场所,鱼在养殖中又起到了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再加上他们利用流水养殖,全程不使用肥料和农药,不光鱼的肉质鲜美,稻谷的品质也会明显提升,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目的。
近日,紫照镇先进村十二组,卢德文在稻田里捞鱼。记者 熊伟 摄
以稻养鱼、以鱼促稻,能在实现绿色生态种植养殖的同时,提高农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卢德文养殖的鱼品质好,销路自然也不成问题。他介绍,今年是第一年试点,规模较小,主要通过观光垂钓和零售的方式进行销售,平均每公斤的价格为28元,已经有不少人联系他购买,前景较为可观。
“接下来,我会扩大规模,并通过自己加入的重庆市淘实惠养殖专业合作社,来吸引更多有意愿的村民加入进来、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卢德文表示,同时,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现稻鱼的绿色化生产,进而做出品牌,实现长效发展。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