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秀山:科技赋能茶产业 发展迎来加速度

--

日期:2024-05-22
近年来,秀山县以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为主线,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大力构建现代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据悉,全县现已发展茶园面积近20万亩,茶叶加工生产企业40余家,投产茶园达到12万亩,惠及茶农2.8万户。
科技赋能智慧茶园打造
位于秀山县南部、距县城11公里的梅江镇兴隆坳农业园区,连片的现代化茶园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近段时间,随着春茶采摘全面结束,新一轮夏秋茶管护也提上了茶企茶农们的工作日程,工人们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对茶树进行精心管护。
“园区内茶叶全部按生态有机茶标准种植,茶园管护也初步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生产管理。”秀山县佳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鲁渝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数字化赋能工程,在德州协作下,兴隆坳农业园区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云平台大力发展构建智慧茶园农事生产管理系统,建立智慧茶园管控服务平台,对茶园进行精细化生产管控和生态防治,指导农户茶叶防霜冻、茶园灌溉、病虫防治等工作,达到农业环境精准控制,有效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
据介绍,园区今年春茶采收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全年能采鲜叶500吨、加工干茶100余吨。
夯实基建延伸产业链条
茶园里茶香四溢,茶厂内生产不停。在兴隆坳农业园区内的茶叶加工中心,刚采摘下来的鲜叶就被送到这里进行加工处理。杀青、回潮、揉捻、烘干、筛选……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让当地茶叶采制工艺日趋规范完善。
德州协作秀山以来,两地通力合作,以创建示范产业园为目标,选取兴隆坳产业园进行重点打造。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400万元,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工中心、促进消费、推动乡村旅游、强化数字化赋能等全产业链进行帮扶。
不久前,秀山县首个规模化的油茶加工厂正式投用,加工中心新上自动化生产线3条,每年可加工干茶籽3000吨,产茶油600吨,直接服务5万亩油茶基地。
此外,兴隆坳产业园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持续探索“跨界”融合发展,建设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中心,吸引游客采摘、观赏、游玩体验,实现了茶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的蝶变,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了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新路子。
2023年,园区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先后获评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兴隆坳村被评为首批鲁渝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曹上 通讯员 邓宣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