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做强现代特色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如今,在万盛,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全区上下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深耕沃野,逐梦前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引领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集体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实施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车头”强不强,往往影响着一个村子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方能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目标要求,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细化推进措施,发挥组织优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取得了新成效。
万盛经开区56个村实现了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基础条件进一步优化、功能综合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这一张张硕果累累的成绩单背后,是万盛经开区旗帜鲜明强化党的领导,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村舍、旖旎的景色……走进金桥镇金堰村,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远处,绿油油的高标准农田长势喜人、接连成片,现代化大棚孕育着各类蔬果。
“村里环境变美了,交通也很方便,我决定从城里搬回来。”在金堰村四合头村民组,村民张登琴笑着说,这多亏我们有一个好村“两委”班子,在他们的带领下,村庄大变样。
以前,基础设施落后,村中荒草丛生,村民随处乱丢生活垃圾,环境脏乱差。为改善人居环境,金堰村以党建引领为动力,以乡村建设为驱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向常年阻碍农村发展的环境顽疾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硬化道路、美化环境,金堰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还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村庄”“重庆市生态文明村”“重庆市全域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等。
近些年,像金堰村一样变好变美的村庄在万盛比比皆是,像张登琴一样搬回农村居住的村民并不少见。
一直以来,万盛经开区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以镇、村为重点,建强组织,选好班子,夯实基础,不断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同时,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领导干部为带头示范,以广大党员为先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不断践行“党建+好服务”“党建+好村风”“党建+好环境”理念,探索“党建+好产业”模式,盘活乡村各种资源,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产业兴旺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
近日,在升级扩建的星河酒厂里,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在厂房的一角,村民杨波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刚刚酿好的高粱酒倒入坛中准备封存。
今年48岁的杨波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几年前,他上要为年迈的父母患病担忧,下要为两个孩子的学费犯愁,全家的收入来源就靠种植几亩水稻,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村里办了酿酒厂,他就在酒厂打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家庭。
“在酒厂上班的同时,我还种植了2亩多的红高粱,每公斤的收购价格约6元,2023年仅种植高粱我就增收近3000元。”杨波喜滋滋地说,他的收入逐年翻番,日子越过越红火。
星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秀文介绍,为了盘活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星河村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村企结对、整合项目”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成立村集体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不仅免费为农户提供高粱种子,还在今年升级扩建了酒厂,既收购村民种植的高粱,又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中,万盛经开区依托各类政策,强化资源整合,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线。
一方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万盛经开区大力推广党建引领型、盘活资源型、文化带动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托管型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模式,带动全区农村集体收入快速增加。
另一方面,特色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按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思路,万盛经开区积极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计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强“一村一品”建设,重点培育食用菌、猕猴桃、茶叶等农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两品一标”农产品,打造一批万盛出口农产品品牌;从农业标准化生产入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在一系列有力举措下,万盛经开区农业综合素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如今,万盛经开区累计发展猕猴桃、柑橘、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10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6个,家庭农场79个;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
环境宜居 助力乡村振兴提质
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
一条条巷道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院落舒适雅致……走进万盛的村村落落,美丽宜居、和谐美好的乡村新画卷比比皆是。
无论是主干道,还是田间小路,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垃圾有人清,污水有了‘家’,厕所也城市化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赞不绝口。
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提升,绿水村的华丽转身,正是万盛经开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深入实施以“保洁、治污、改厕、美化”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乡村“最美庭院”创建评选活动等方式,推进房前屋后、荒山荒坡绿化美化,持续打造“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
聚焦“干净”“整洁”,万盛经开区全面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对农村生活垃圾、沟渠塘堰、农村畜禽养殖粪污等面源污染进行清理。同时,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清洁户评选等活动,大力推广良好生活习惯,建立文明村规民约,从源头改变村民不良卫生习惯。截至目前,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100%,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4%,获评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在实现村庄“净化”的基础上,万盛经开区各地开展“五拆三建”活动,以拆危建、违建、残垣断壁、养殖畜舍、街厕等为契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村民庭院以及房前屋后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将“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进一步为村庄“塑形”。
与此同时,万盛经开区持续深化厕所革命,切实提高改厕技术水平,累计改造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767万户,改厕覆盖率达93.39%,万盛经开区农村问题厕所排查基本实现了清仓见底;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集中治理,建设市级分类示范村53个、国家级森林乡村4个;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8个镇、54个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目前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85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9.6%;建成“四好农村路”1184.8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100%,实现区域内公交全覆盖,基本形成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无缝衔接的一体化格局……一系列惠民工程落地,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让美丽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一组组攻坚数据令人振奋,一幅幅生动画面催人奋进。
浩荡东风今又起,田畴沃野绘新篇。当下,在万盛经开区乡村听到最多的是“发展”话题,看到最多的是“实干”场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万盛大地上加速展开。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