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岚天乡最流行的钱棍舞曲子,是由当地村民自创的:“岚天几年大变样,家家住上好楼房;四通八达公路网,帮助人民奔小康;山有梯田院有花,村社和睦业兴旺……感谢政府感谢党,给我们带来好时光。”
“这曲子能流行,关键是唱出了我们身边看得到的变化。”9月15日,在岚天乡岚溪河公园打钱棍舞的村民汪成军说。
近年来,城口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和美乡村,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行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旅康养产业,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小院落议事厅“议”出和谐邻里
干净整洁、花木扶疏的沿河乡红岩村王家大院,有一个由居民自发建设的“议事厅”,白色的外墙上有一排醒目的大字:“美丽院落齐建设,幸福生活共创造。”
近日高温天气的持续,王家大院所用的泉水流量变小。9月3日,院子“院落长”王仕海和网格员张履冬在这个“议事厅”联合召开了一次院落“议事会”,院子里每户人都派了代表参加,讨论如何节约用水、避免可能会出现的用水纠纷。
“要告诉屋里的节省用水,可以用淘米水洗菜、洗菜水冲厕所。”
“水那么金贵,不能瓢泼一样淋菜,浇水就从菜‘脚脚’开浇。”
“离蓄水池近的不要‘莽起用’,给远点的人留点。”
……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王仕海与网格员张履冬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记下,汇总后形成了高温天气下王家大院节约用水的意见,19户人家的代表举手表示赞成。
王家大院原由19户王姓人家组成。虽然同姓,但院子里仍存在不少难判对错的历史恩怨,导致院子里人心不齐;院子各户“自扫门前雪”,院子环境脏乱差;近些年,院子里有三分之一的农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王家大院,因生活习惯等与王家院子老居民有不少矛盾;院子里几乎没举办过集体文娱活动,精神文化匮乏……
2019年起,沿河乡根据院落内互相“看得见、听得到、喊得应”的原则,因地制宜划定72个“小院落”;结合当地红色革命、宗族家训、风土人情等鲜明特色,命名了一批主题院落,“王家大院”是其中之一。
为确保院子更具凝聚力,乡里设立了“五个一”机制:每个院落1个党小组、1名乡村干部、1名党员联系机制,培育1支院落“法律明白人”和巡逻志愿队伍,每周每院至少走访服务1次,滚动开展法治教育、治安巡逻、纠纷化解等工作。
热心肠的王仕海被推举为“院落长”,村干部、党员张履冬成为王家大院所在网格的网格员,与王仕海共同开展王家大院的工作。
在党员和干部的引领下,王仕海发动自己的堂兄弟,拿出共建楼房的一楼作为“议事厅”,打造了阅读区、运动区、议事厅,免费供院子里的农户使用;为院子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如开展“四点半课堂”照看放学后的孩子,让在外务工的青壮年能安心赚钱;组织有意愿的农户成立腰鼓队、同做“年宴”、承办“村晚”等,增加各户间的往来,在交往中增加感情、化解矛盾。
“大家感情加深,许多问题在院落就解决了。”王仕海说。
根据院子里农户自己商议出的院落自治公约,院落里的问题被分级分类处理。针对小事琐事,如一般的家庭矛盾、邻里摩擦等小问题,由院落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邀约双方喝喝茶、谈谈心,情理并用“对症下药”,把问题化解在院里。针对急事要事,如涉及土地权属、边界纠纷等复杂问题,则由院落会同村支两委,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载体和法律志愿者等“外援”,群策群议,把道理讲通,把当事人说服,把问题化解在村里;针对大事难事则及时收集并上报,由乡基层治理中心集中研究解决办法,明确办理责任人和时限,把问题化解在乡里。
现在这项制度在城口全县推行,涌现出修齐镇百果小院、岚天乡星月村月坪大院等多个院落,实现党建引领基层自治。与此同时,城口将“党建+院落”的基层治理与我市“141”基层智治平台全面融合,构建“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部门协同联动”四级处置机制。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城口已通过这一机制办理民生实事1300余件,村(社)层面解决小微民生实事2600余件。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统一”带领农户闯市场
“嘀嘀——”9月18日一早,高燕镇星光村46岁的村民李仙花按响电动车的喇叭,催孩子赶紧出门去上幼儿园。
“这是上学期花3000多块钱买的,骑它送娃娃上学只需要10多分钟。”李仙花骑在电动车上,拍着车头高兴地说,“跟着村集体发展能赚到钱,我们家手头也宽了不少。”
李仙花家是脱贫户,以前因学、因缺劳动力而致贫。她曾想过外出打工,但4个孩子还在上学,需要有人在家照顾。
“以前也想过发展产业,但我们家只有两个劳动力,没得规模,没得技术,干啥都不容易赚到钱,所以干啥都怕做亏本。”李仙花回忆。
2019年,城口开始大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星光村也成立了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我们采用‘市场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方式,把过去零散的农户团结起来,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做成农户单打独斗做不成的事。”星光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监事长胡晓猛介绍。
由村干部、村里能人组成的星光村股份经济联合社,通过院坝会了解村民发展产业的意向,并结合村里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规划了生猪、辣椒、中药材、山地鸡等产业。
一开始,有不少村民对这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能力有怀疑。几年下来,星光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发展的产业,都搞得红红火火,让村民由“站着看”变成“跟着干”。
9月18中午,胡晓猛开着小货车,挨家收辣椒。在李仙花家,两筐刚从地里摘好的辣椒过秤有120多公斤。按每公斤3.4元的保底收购价计算,胡晓猛付给她400多元。
李仙花是从养土鸡开始,跟着村集体经济组织“订单”干的。最初,她只养了五六十只,靠卖鸡蛋和土鸡一年赚了三四千元。尝到甜头后,她开始跟着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
“有销售渠道,我们不愁卖不出去。”李仙花数着钞票高兴地说,解决销路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她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家里30亩林地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统一流转出去,实施国储林建设,每年每亩林地有40元租金,一年能收入1200元;去年养了3头土猪,卖给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活猪收购价比市场普通猪每公斤高4元,一头猪能卖4000元,3头猪就是1.2万元;种植辣椒1.5亩,每公斤3.4元,一年能收入三四千元;出栏山地鸡100多只,一只鸡150元,大约收入2万元。
在星光村,全村都像李仙花一样加入了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围绕村集体经济组织给出的“订单”发展生产。去年,该村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销售茶叶、土猪、中药材、山地鸡等农特产品150万余元,每位村民获得的股份分红达到60元。
在城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被视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事项,也是被视为“弱鸟变头雁”的强村富民标志性工作。该县在成立县级促进中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190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清理确权集体资产30.8亿元、可经营性资产10亿元,集体土(林)地426.8万亩;统筹资金1.5亿元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将价值7.5亿元的固定资产交由村集体运营,撬动工商资本9亿元;围绕村集体现有资源资产,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增收模式,村集体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占比达100%,领办专业合作社137个,承接以工代赈、农村“五小”项目268个。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该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收益分配5429万元,22.1万人享受集体发展红利。今年前8个月,该县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收益3133万元,同比增长47%,1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增加至80个。
文旅康养成为主赛道
偏僻山村成“打卡”热点
9月15日,双河乡余坪村三社。来自重庆主城的两支研学团队先后乘坐大巴车,来到“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参观。
“这个院子基本上保持了原样。我就是在这里出生,听着在这个院子里发生的历史故事长大的。”余坪村村民刘祥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向孩子们讲起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李家俊等革命先辈在这里设立指挥所传播革命星火,巧取魏家湾、激战樊哙店、进取七里沟、硬取双河口等战斗的故事。
以城万红军为主的红色文化,成为余坪村村民最珍视的“宝贝”。“它是我们祖祖辈辈经历过的历史,也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础。其中有很多故事,吸引了不少外面来的娃娃认真听。”余坪村村会计庞仁才说道。
与此同时,余坪村利用村里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融合,发展研学、康养产业。沿着村道往山上走,在海拔1300多米的城口县红跃体育培训有限公司研学基地。这里除了住宿楼,还建有拓展训练场地、越野设施等。
“往年来研学的学生有3000多人次,估计今年会达到七八千人次。”红跃体育总经理吴志琪说。
目前,已有13家市场主体落户余坪村。村里发展起“红军场镇”“红色文化走廊”等7个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农场+农户”金字塔生产经营体系,种植林下中药材200余亩;种植蓝莓70余亩,养殖黄牛100余头、生猪600余头,带动四五十户村民增收。
与“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一路之隔的刘祥兴家,借助村里发展红色研学之旅的机会,将家里的厨房改造成副食店,并为游客提供简单餐饮;家里人还参与城万指挥部实景演出,既丰富了生活,还有一定酬劳。“坐在家里就有挣钱的机会,这真是以前想不到的。”刘祥兴高兴地说。
余坪村增收渠道多了,大家都忙着务工、摆摊、搞种植和养殖。“打麻将的少了,吵嘴的少了,大家都一门心思搞发展,心情也畅快不少。”刘祥寿掰起手指算了起来,“现在余坪产业好、生活好、村风好,余坪真是样样都好。”
除余坪村外,城口还有更多乡村通过文旅结合吃上了“旅游饭”。河鱼乡平溪村主打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之路,每年春耕秋收时节,都会吸引不少城里人来体验干农活;北屏乡松柏村发展大木漆产业,形成“大木漆+”微产业群的文化艺术主题村落;中国西南国际写生基地(咸宜片区)将于9月20日正式开业,准备以艺术写生研学,促进当地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群众增收。
据了解,城口已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高铁正在加快建设中,这为城口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带来系列利好机遇,将有助于推动城口进入生态资源加快转化、生态经济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为抓住机遇,近年来,城口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治理率分别达79%、100%;北屏乡月峰村、河鱼乡平溪村、咸宜镇明月村成功创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创建亢谷、土城红军老街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乡村旅游集群片区7个,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