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有损田园的美观;残膜留在土中,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透气度、透水性;废弃残膜碎片与秸秆、饲料混在一起被牛羊等家畜误食,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眼下正是重庆市黔江区废弃农膜回收的关键时期,由黔江区供销合作社组成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联合宣讲小组,走进白土乡、水市镇、邻鄂镇、阿蓬江镇等地的高山烤烟村,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宣讲培训。
“我种了40多年烤烟,这几年参加培训后,每年把烟地里的废弃农膜捡回来回收利用,一年能增加1000多元收入。”白土乡三塘村烤烟种植户石中相种有50亩烤烟,如何有效处理烟地里的农膜曾是他的一件烦心事,留在地里影响耕作,清理在烟地边沿有损美观,而就地焚烧会让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很反感。
谈到以前废弃农膜不能有效处理,水市镇水市社区的种烟大户罗志学也深有同感:“以前每年清理烟地里的废弃农膜,要请好几个帮手才清理完。要是不做清理,翻土时掩埋在泥土中,既影响耕作,又影响烟叶的生长。”
而今年,罗志学将烟地里清出来的废弃农膜卖到收购点,共收入1080元,他不再为烟地里废弃农膜的堆放发愁,家里还因此多了一份收入。
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发展综合立体农业经济,除了高山重点烤烟生产区采用地膜种植,大型蔬菜、药材等种植基地也采用农膜种植。作物采收后,如果废弃农膜没有得到有效处置,会导致乡村环境变差。比如就地掩埋、随意丢弃会让大量的残膜留在土壤里,由于塑料膜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会造成土壤深层次的破坏;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烟雾和刺激性气体,污染周围环境和空气。
为此,黔江区从2018年开始,积极贯彻落实《土地污染防治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区供销合作社每年根据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统一部署,坚持多方联动,与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区烟草分公司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到全区30个乡镇(街道)开展进基地、进社区、进学校的“加强农膜回收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主题宣讲,并对乡镇分管负责人和回收中心、站、点负责人进行废弃农膜、棚膜、包装膜回收分类的集中培训。同时,在乡镇赶场天对农民发放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宣传资料,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废弃农膜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治理农膜污染对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膜离田回收的益处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户主动回收废弃农膜,增强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和捡拾积极性,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助力农业绿色发展、确保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为了科学防控好农业面源的污染,区供销社积极采取措施对农村废弃农膜进行回收,避免农户在露天焚烧废弃农膜。”黔江区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秦晓红说,每年进村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培训和宣讲,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废弃农膜资源利用率,使其“变废为宝”,为农户增收。
2018年以来,黔江区开展对全区30个乡镇(街道)的烟叶重点生产区、大棚蔬菜种植户和药材种植户废弃农膜的回收,已建立了区、乡、村三级体系,全区设有一个回收中心,30个乡镇街道各设有一个回收站,216个涉农的村(社区)各设有一个回收点,实现了废旧农膜回收的全覆盖。今年实现废弃农膜回收573吨,超额完成市供销社下达的任务量,为1100余户烤烟、蔬菜、药材种植户废弃农膜增收600元以上。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