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城口:携手渝东北四区县  共促腊味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4-11-05
字体:

“霜刀削下黄水精,月斧斫出红松明”。近日,在“千年腊香生态共赢——渝东北腊肉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生态沙龙活动中,重庆市城口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奕锋以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词引出城口老腊肉的形象,将城口老腊肉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等娓娓道来。他表示,城口愿与各方共享城口老腊肉包括标准化生产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成果,共促腊味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共拓全国腊味产业版图新高地。

作为渝东北腊肉产业带的“领头羊”,城口老腊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2500多年的历史传承,其制作工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腊肉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近年来,城口老腊肉整装“再出发”,从养殖、加工、销售到推广,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已发展精深加工产品6类18种,年销量超1.2万吨,畅销全国近30个省份以及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有力地带动了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城口老腊肉品牌价值”“中华老字号”两个关键词,城口县政府副县长高仁茂介绍了城口老腊肉的文化价值、品质价值、产业价值、富民价值。他介绍,城口将继续抢抓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将城口老腊肉产业培育50亿级腊味产业集群。

“渝东北腊肉产业带要向集群化转型,我们要把握五个关键词:现代化、新质化、高值化、生态化、集约化。”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围绕渝东北腊肉产业带的优势与挑战,渝东北腊肉产业集群转型要转什么、怎么转,分享了自己关于渝东北相关区县腊肉产业发展的思考。

西南大学教授李洪军以“腊肉制品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思考”为题,分析了肉类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和方式的变化,提出腊肉产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特色产品开发,完善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腊肉加工向现代化转变。

“城口老腊肉是重庆的代表性土特产,质量安全、产品溯源、产品认证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初步建立起分级分类质量控制体系。建议继续强化品质特征挖掘,从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维度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和数据解读,打造城口腊肉特有的品质卖点。”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品质室主任汤晓艳就腊肉质量标准化生产和品质管控谈道。

围绕“如何做好城口老腊肉非遗传承及文化传承”“腊肉产品如何与绿色健康生态相融合,推动渝东北腊肉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运用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提升腊肉的工艺品质、质量管控等”“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更多的腊肉爆款、爆品”“基于城市养猪模式的猪肉食品产业园建设”等话题,沙龙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现场,城口县、开州区、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联合发布了《渝东北腊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联合宣言》和腊肉制品爆品——“城口腊·中国味”腊味火锅、赵孝春休闲腊味系列、美缀美城口老腊肉、城口腊八碟菜,开州香肠,奉节腊肉,巫溪县腊五花肉片、腊后腿肉片、大刀肉片,巫山县巫娃腊肉等成果。来自五个区县的腊肉加工产业链企业与供应链企业签订订购协议,签约金额共计5200万元。

近期,城口老腊肉的好消息不断,在“2024年重庆食博会”上,城口分别与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实施荣昌猪“两联两共”项目合作协议,在城口县辖区范围内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30—50个,带动年养殖荣昌猪10万头;与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签订腊味火锅开发推广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城口老腊肉系列火锅食材、培育“城口腊·中国味”城口腊味火锅品牌,推动腊味休闲食品、腊味预制菜、富硒农产品更多进入火锅市场,提升城口老腊肉的附加值和影响力。此外,城口老腊肉产业近期在京津冀推介活动暨消费帮扶重点产区建设(城口)产销对接活动中也收获颇丰,与21家商会、基金会、协会和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消费帮扶、产品订购等协议,订货总额达7600万元。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