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江区邻鄂镇松林村300余亩菊花种植基地内,金丝皇菊等品种菊花进入盛花期,采收工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采收后的菊花经过杀青、烘干、包装等多道工序后,被装上物流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采收后的菊花。(受访者供图)
菊花采收加工如火如荼,基地负责人简义相也忙得脚不沾地。“咱们的菊花产品已经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得抓紧时间交付订单。”简义相说,如今这300余亩菊花基地每年综合产值上百万元,已成了当地农户增收的生态产业。
邻鄂镇平均海拔1100米,曾经的支柱产业是煤炭产业。那时,镇上有5000余采矿工人,煤炭产业年产值轻松突破千万元。然而,这种“靠山吃山”的方式会污染环境,因此从2013年开始,邻鄂镇逐步关停了大小煤矿。
▲村民正在采收菊花。(受访者供图)
矿厂关了,村民靠啥谋生?邻鄂镇借鉴相同类型乡镇转型的做法,计划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的契机,鼓励村民发展生态产业。
邻鄂镇松林村村民简义相大学毕业后,跟着家里做了几年煤炭运输生意。几年下来,村里大大小小的煤矿陆续关闭,简义相的运输生意也难以为继。眼见镇上开始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他便计划留在家乡创业。
多年的煤矿开采,让邻鄂镇耕地更加稀少。简义相认为,若是重新发展传统种植业,不但耗费人力,效益也上不去。他多次外出考察,最终决定拿出积蓄,建立合作社开始培育银耳。
但食用菌本身保存条件要求高、采收季节短、损耗大,简义相一次操作不当,导致菌种大量死亡,他因此亏损了10多万元。这次打击也让简义相开始寻找适合高山种植、效益高、耐存储的作物。
2014年,简义相在一次中药材培训班上了解到邻鄂镇的海拔和气候条件,恰好适合种植胎菊、金丝皇菊,而且菊花还可以生产加工成茶叶,易于储存,正好解决了食用菌储存期短、损耗大的问题。
拿定主意后,简义相前往两种菊花品种的原产地江西修水、婺源,以及安徽黄山等地实地考察,又多次邀请专业人员对松林村的土壤、气候条件进行检测,确定符合种植菊花条件,才渐渐开始让菊花在当地“安家”。
他严格选地、测土,先用20亩地作为试验地。第一批种植下的菊花没有让他失望,高品质的菊花引来了不少订单,这也让简义相有了扩大规模的信心。
次年,简义相开始大规模引进胎菊和金丝皇菊种植,成立了一家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建起300多亩菊花基地,建立了智能化烘烤加工车间,带动5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种植菊花。
▲工人们正在加工菊花。(受访者供图)
如今,每年依靠菊花产业,松林村菊花产业产值超过300万元。这些菊花还通过电商平台打造订单农业模式,每年菊花还在生长期就已经被预订一空。松林村的菊花产业也成功“出山”,客户遍布山东等地。
如今,邻鄂镇除了百万产值的菊花产业,还发展出生态稻米、中药材等特色生态产业。“昔日小镇靠煤山淘金,如今依靠生态致富。”邻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镇上还计划让更多“生态宝贝”借电商销往全国。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