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荣昌:村规民约树新貌 川渝乡约促振兴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1-02
字体:

12月26日,又到了例行巡逻的日子,荣昌区普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强拿出手机,拨出号码:“老王,晚上组织巡逻队去村里看看吧。”

唐强口中的老王是四川省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党委书记王东,自从2021年“双昌”农业合作示范园建立开始,俩人就成了志同道合的兄弟,联合巡逻队就是在俩人倡议下,双方合作组织的。

说干就干,两人迅速召集巡逻队员,分配好巡查范围。一切安顿妥当后,唐强便起身去往自己的巡查范围。

初冬的普陀村,阡陌相通,屋舍俨然,即便没有太阳,眼前的一切依然生机勃勃。

唐强是土生土长的普陀村人,他现在依稀还记得,2019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时,普陀村的现状让他略有失望。村民面貌懒散,村容村貌更是百业待兴。

乡村要改变,首先要改变农民的精神风貌。为此,普陀村党总支为普陀村量身定制了乡约,多方努力之下,普陀村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原来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日子怎么凑合不是过,搞的家里家外一团乱,孩子们都不愿意回来。”徐家财是普陀村二社村民,说起原来的生活,还是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后来村里有了乡约以后,看到别人家都收拾得光鲜亮堂,感觉不能给大家拖后腿。”徐家财说,“现在家里家外收拾干净,自己心情好了,住起来也舒服。再加上村子现在环境这么好,不仅城里的人喜欢来我们这里耍,孩子也更愿意回来了。”

徐家财说的乡约是普陀村村规民约和普陀村三合村联合乡约。

2021年,川渝两地携手,建起了“双昌”农业合作示范园。示范园先行区,选在了普陀村与四川省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普陀村和三合村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着力改造“双昌”园区道路交通、人居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围绕园区核心区外围“大循环”和荣昌、隆昌内部“小循环”,完善园区道路建设,形成环线;改造乡村风貌、进行院落整治,实现硬化、净化、气化、绿化、美化、亮化;建成垃圾分类点16处,院落生活污水治理设施2处,水生态涵养地治理1处,重点保护园区生态环境……

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两方合作意识也在加强。

一方面,在园区建设机制上,达成了统一园区名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主导产业、统一主导产业、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政策标准、统一科技服务的“七统共建”意识。另一方面,在文化思想上,普陀村党总支联合三合村党委聚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风民俗等内容,以“双昌”合作园为切口,广泛征求和收集村民意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内优良习俗,依法依规修订村规民约,并形成村规民约及联合公约草案。

看到双昌产业园蒸蒸日上,荣昌区清江镇种植大户蓝云霞于2023年在普陀村、三合村两地流转1000余亩土地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头一年,就实现了50万元利润。

“这里地好、水好,人更好,有‘乡约’在,更不用担心那些扯皮的问题。”蓝云霞的稻虾共作这两年发展得很好:“接下来,我还打算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设施,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

随着蓝云霞这样的稻虾共作大户的进入,“双昌”园区不少村民也跟着开始了稻虾产业,不仅每年都会有150余名群众在像蓝云霞这样的稻虾大户基地务工,在家门口就有了收入,推动了“双昌”产业园稻虾产业进一步发展。

“看,那里就是我们的示范猪场。这个猪场由我们本地的国家级龙头企业重庆琪金集团牵头,已经引进了第一批生猪。”说起猪场,唐强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猪场采用‘国有资本+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盘活利用农村资源,增加集体经济和农民收益,实现共赢。”

“园区这几年的产业发展,一方面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是咱当地的民风,不管是来投资的大户还是游玩的市民,都觉得咱的人可以信任。”唐强说,今年底,园区内的人均年收入预计能达到2.6万元,“这离不开‘乡约’的功劳。”

近年来,荣昌区持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深化村(居)民自治实践。2024年创建“荣里乡约”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自治品牌,推动荣昌毗邻四川省的27个村(社区)与四川省32个村探索共制共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选树28个“荣里乡约”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其中共制共用10个。“简洁明了,特征鲜明,导向明确,程序规范”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深入民心。

荣昌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荣昌区将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三治结合”,持续做好“乡约”文章,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乡风,切实推动川渝交界村(社区)共融共建共治共享。(任峰)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